“姑姑是姐姐身邊的老人了,算是我的長輩,我怎麼好對長輩吩咐呢。”我無趣的道。
“娘娘吩咐過了,她的妹妹和她是一樣的待遇,娘娘能使喚的東西姑娘就能夠使喚,所以姑娘別拘著禮了。”楊嬤嬤笑道。
平日裏都是花兒陪著我,她年紀小,人又機靈,說話什麼的和我也有幾分相似,因此我們極說的上來,她突然不在我更覺得沒趣了,於是懶懶的道,“大概是昨天喝多了,懶得很,竟然不想起床呢,姑姑忙著去吧,我在睡會兒。”
“好吧,姑娘好生休息著。”楊嬤嬤好聲應著走了。
我心裏嘀咕著無聊無趣,其實一點睡意也沒有,想著昨天晚上的事情我真心的覺得自己囧極了,在皇上麵前那種態度,真不知道皇上要怎麼看我呢,又想到他昨天突然的回來,看樣子心情不好似的,今天又聽說太後等人都回來了,可能是出了什麼大事情了,不然怎麼會這樣大動幹戈,所有的人都一起回來了?
想著想著又想到了好像自來到長春宮以後整個人都懶怠了不少,每天不用幹這樣那樣的活,還有人伺候,每天都睡懶覺的樣子,相比起容妃娘娘無論多麼疲倦每日一定早早的起來,而且她比較喜歡閱讀,經常見她拿著書仔細閱讀的樣子,想想自己,如今真的一無是處了呢。
無意中的,眼神突然轉向窗台前的書桌上,桌子上靜靜的擺放著各種書籍,可是我卻從來沒有認真看過,過去在鄉下的時候村子裏有位秀才,考了一輩子也沒有中到一個舉人,五十多歲的時候他開始在村子離的祠堂裏搭課桌擺椅子,隻要是真心想要學習的人都可以去那裏聽他授課,無論男女,我和鬆子經常很高興的去那裏聽課,因此才認識一些字,雖然認識字可我卻從來沒有認真讀過一本書,更不明白什麼書中自有什麼自有什麼了。
情不自禁的,我走到了書桌旁邊,翻看著那上麵的書,各種封麵,有薄薄的一本,也有很厚的一本,想著太厚的肯定一時看不完,倒不如看一本薄點的,於是隨手拿了一本,拿起來看,封麵上郝然幾個大字,“古代情詩”。
“這名字倒風。流。”我自言道。
隨便翻開來看卻見一句,“人道海水深,不低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看了一半看那題詞,“相思怨”我心裏暗暗道,相思怎麼會怨呢,詩尾附屬的作者是李冶,從來不看書的我隻看到這個名字,並不知道這個李冶到底是什麼人物,隻大概的知道這首詩是他所做。
想起那日皇上在禦花園吟詩的情景,似乎他那日所吟之詩就是這一首,隻是他怎麼會相思怨呢?
懶怠理他,再翻,卻見一首杜牧的贈別,第一句便是“多情卻總是無情”看到這裏我的心更加亂了,怎麼淨是皇上那日所吟的詩,再往下看,“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淚還惜別,為君垂淚到天明。”
怎麼感覺起來倒像是女人做給男人的詩,為什麼皇上那日吟的都是這樣的詩,又想起他那天說隻是想念遠在天堂的父皇,許是皇上借用此詩來表達他對父皇的思念之情吧。
我斷不敢多想,匆匆的把書合了,再不看下去。
又過了許久終於忍耐不住自己匆匆的穿好了衣裳,梳洗了一翻出來。
“姑娘可起來了,可要準備早膳嗎?”楊嬤嬤道,我未聽白,她看出來了,解釋道,“這日頭,快中午了呢,姑娘如果不用早膳我便吩咐後廚直接準備午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