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成功的真諦(1 / 1)

崔鶴同

1928年,弗萊明從事的是殺滅細菌的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對象是葡萄球菌。這是一種對人類健康威脅極大的細菌,它可以使人的傷口化膿腐爛,最後導致病人死亡。弗萊明在十幾個培養皿裏種上葡萄球菌,並把實驗室的溫度控製在30℃左右。

那些密密麻麻的葡萄球菌出現在果子凍上,一片金黃,弗萊明稱之為“金妖精”。弗萊明培養它們為的是要找出征服它們的方法。但是,他試驗了無數種藥劑之後,都沒有找到一種可以消滅這種細菌的藥劑。

弗萊明從事研究的倫敦帕丁頓聖瑪麗醫院實驗室,又小又破舊。這一天,他像往常一樣來到實驗室做實驗,發現一個培養葡萄球菌的培養皿裏居然發了黴,裏麵長出了一團青綠色的黴花。他驚叫道:“不好,長黴菌了!”這時,他無意中瞥見,一束陽光從破舊的窗戶照射進來,空氣中飄浮著許多灰塵,在陽光照耀下清晰可見。他想,肯定是這些灰塵中的細菌闖進了培養皿,培養細菌的實驗看來又得重做了。他的助手聽到聲音走了過來,看到器皿裏長了黴菌,順手就想把它扔掉。弗萊明攔住了他,把長了黴菌的培養皿拿起來仔細一看,驚奇地發現:在青綠色黴花的周圍,原來生長得好好的“金妖精”全消失了!弗萊明如獲至寶,他把這種青綠色的黴菌叫做青黴菌,也即青黴素(盤尼西林),弗萊明的這一發現,開創了抗生素發明的新時代。

幾年之後,弗萊明去參觀一個現代化的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外觀輝煌,裏麵布局整齊,除了有先進的儀器設備,還有當時不多見的中央空調,整個實驗室一塵不染。實驗室主任對弗萊明說:“博士,當初您如果能在這樣的實驗室裏從事研究,相信您一定能夠發現更多有益於人類的好東西。”

弗萊明淡淡地說:“我想是的。但是,那樣肯定是不會發現盤尼西林的。”

破舊的屋子雖然會漏雨,但也會照進更多的陽光。不必喟歎自己的窘迫,羨慕他人的優越。其實,幸與不幸,貧窮或富有,順利與挫折,隻在於個人的努力和奮鬥,與境遇無關。這便是成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