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成功的焦點(1 / 1)

矯友田

有一個心情沮喪的年輕人,去拜訪一位成功的長者。他問了長者這樣一個問題:“我曾嚐試著做過許多事情,學過繪畫,拉過小提琴,還拜師學過雕刻,可結果為什麼都失敗了呢?”

那位長者並沒有急於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從書桌上撿起一個用來讀報的凸透鏡,帶著那個年輕人來到戶外。

他把一張紙片平鋪在地麵上,陽光透過凸透鏡,便產生了一個焦點落在紙片上。不一會兒,那張紙片竟然冒出一縷縷青煙,燃燒起來,最終燒出了一個窟窿。

此時,那個老者才解釋說:“你為什麼不像這個凸透鏡一樣,把你全部的精力集中到一個焦點上呢?”

1943年,美國的《黑人文摘》剛開始創刊時,前景並不被看好。它的創辦人約翰遜為了擴大該雜誌的發行量,積極地準備做一些宣傳。

後來,他決定組織撰寫一係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請白人把自己擺在黑人的位置上,嚴肅地來看待這個問題。他想,如果能請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埃莉諾來寫這樣一篇文章最好不過了。於是,約翰遜便給她寫了一封非常誠懇的信。

羅斯福夫人回信說她太忙,沒有時間來寫。但是約翰遜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又給她寄去了一封信,但她回信說還是太忙。以後,每隔半個月,約翰遜就會準時給羅斯福夫人寄去一封信,言辭也愈加懇切。

有幾個摯友曾勸過他說:“你還是盡快打消這個念頭吧,埃莉諾是不會答應你這個請求的。”

而約翰遜聽了之後,竟堅定地說:“我相信,如果我繼續誠懇地寫信求她來寫,總有一天她會有時間的。”

不久,羅斯福夫人因公事來到約翰遜所在的芝加哥城,並將在此逗留兩日。約翰遜得此消息之後,喜出望外。他立即給她發了一份電報,懇請她是否趁在芝加哥逗留的時間裏,給《黑人文摘》寫這篇文章。

羅斯福夫人在收到她的電報後,沒有再拒絕。她趁在芝加哥逗留的空閑裏,把自己的一點想法寫成了文章,並寄給了《黑人文摘》。

這個消息一傳出,全國都知道了。結果《黑人文摘》在一個月內,銷量由2萬份增加到了15萬份。這成了約翰遜事業上的一個轉折點。後來,他又出版了黑人係列雜誌,並開始經營書籍出版、廣播電台、女性化妝品等事業,成為聞名全球的富翁。

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除了取決於他的人生態度和才智資源外,更重要的是他應該有一種專注如一的奮鬥精神。麵對失敗和挫折,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自暴自棄。那些用心不專、左右搖擺,受到一點挫折就放棄的人,結果注定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