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戰事人情(1 / 2)

罷戰止兵謀善了,軍勢人物各有情

正在陳、齊兩國的兩個郡王不知是久別重逢的激動還是不知所措的愕然,相互對視發呆的時候,戰鬥還在繼續。

一個齊國騎兵衝了上來,挺槍直刺,眼看就要取了陷入回憶之中,毫無防備的陳叔寶的性命。高長恭看在眼裏,心中一驚,伸手想要阻止,可是,他憑什麼阻止,還離得這麼遠。幸好,從不貪求戰功,隻以保衛陳叔寶為生存意義的樊猛也及時發現,殺退了那個齊兵。

“殿下!齊軍的近衛部隊戰鬥力很強,隻一千人的兵力就與我們三千人殺得不相上下,再拖下去,很快齊軍的後續部隊趕到,我們就要被包圍了。末將以為,來日方長,現在還是先撤吧。”樊毅眼看形勢惡化,主帥又莫名其妙的呆住了,趕緊湊上前去,提醒道。

陳叔寶被他這麼一說,才從兒時辛酸的回憶中驚醒。這時候,他早就沒心思考慮戰爭了,撥轉馬頭,命令道:“撤!”

“王爺,追不追!”齊軍的一員大將馬至主帥身邊,等待著他的命令。這時齊軍的後續部隊也已趕到,他相信隻要繼續追擊,很快就能擊潰敗退的陳軍。

但是平時在戰場上一貫冷峻而富有殺氣的高長恭,此刻,卻不發一言。這命令他怎麼下,勝利固然簡單,可是勝利之後怎麼辦?萬一陳書寶沒跑掉,無論是生俘,還是格殺,他都無法原諒自己。這麼多年的鐵血廝殺積攢下來的冷酷,一時間被兒時兩小無猜的回憶撕個粉碎。但他又不能命令收兵,這樣的形勢,任何一個指揮官都知道該怎麼辦。於是他決定,不說話,任由天命吧,如何軍隊趁勢追殺,那也是黑傻命該如此。

可他小瞧了他在軍中的威信,嚴於治軍的他,對於擅做主張的部下懲罰是嚴厲的,況且在西方兵團中,士兵們也隻認他一個人的軍令。所以,即使勝利就在眼前,齊軍卻並不追擊,而隻能眼睜睜的目送他們遠去,這恰恰證明了這支兵團是何等的紀律嚴明,令行禁止。

或許,這也是蘭陵王下意識的選擇沉默的原因,但此刻,他沒有想這麼多,隻是遠遠的和向東狂奔卻一直回望他的陳叔寶對視著陷入沉思,直到他們消失在地平線上。

陳軍剛擺脫齊軍,找了個有利地形紮營後,包紮好腹部傷口的陳叔寶,馬不停蹄的就召集眾將議事。

“文賓,你作為軍使,去齊軍大營,告訴齊國人,隻要他們給我三天的時間,我們就讓出所占領的所有淮北郡縣,全部撤到淮南,至於其中的利害得失,就靠你的三寸不爛之舌了。”陳叔寶喚來陳文賓交代任務,同時從腰袋中取出一塊黑色蠟狀物,接著說道:“你見到高長恭之後,找個理由,把這塊龍涎香交給他。他連日苦戰,千裏奔波,身子一定疲憊不堪,精力耗損,氣血兩虛。你告訴他,這塊龍涎香有活血、益精髓的效用,讓他好好照顧自己。”

這樣的囑咐,讓陳文賓有些錯愕。作為皇族,他當然明白龍涎香是國寶一樣的珍貴之物,全國才三塊而已,主帥竟然想將它拿來送人,送的還是敵人,是讓敵人養好身子接著打自己麼?陳叔寶是不是被打得腦袋發昏。

“殿下放心,我一定不負所托。三天換兩個州,對方是占了大便宜,不用行賄的。”

沒想到陳叔寶卻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說“答不答應緩三天倒是其次,這香一定要送到。方才一戰,我軍隻是小挫,主力還在,齊軍想吃掉我們,還得接著幹一杖,足夠時間,讓那兩萬人渡江設防了。至於這禮,對我很重要,你要是送不出去,就不要回來見我了。”

陳文賓承諾而去,然而這樣顛倒始末的對答,陳文賓在齊軍大營又遇到一次。一聽說有陳國使者,蘭陵王高長恭急忙請了進來,一開口,並不問軍國大事,而是急切的詢問陳叔寶的傷情,得知他並無大礙,這才安下心來。隨手從身邊取來一瓶藥罐,說道

“這是先帝禦賜給我的阿膠雪蓮膏,材質珍貴,對創傷有奇效,使者替我帶給你家王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