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風光入城(1 / 2)

人心相背眾誌誠,是非成敗幾人知

“馬上收拾行李,我要馬上去建康。”原本以為再也不會渡過長江回江南了,可是這一次,陳叔寶怕是要食言而肥了。那位老先生是他生命中最尊敬的人,不僅是因為幼時教育之恩。在五胡亂華,禮儀掃地,文化狼藉的當代,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深學問是何其珍貴,他是國家的財富,自己無論如何也要保住他。

眾人從他的眼神看到了毅然的決絕,那是在戰場上才會有的說一不二的嚴酷神態,無人敢勸。花非凡溫順的領命而去,親隨的眾人也隻是默然,他們明白陳叔寶此去,是要冒著極大的風險,但忠義仁孝,不正是他們跟隨陳叔寶的原因,如果他不是這樣一個重義輕利的人,他們反倒覺得有些奇怪。

“殿下,我帶兩個營的士兵,隨您一同南下。”已是將軍的樊毅總覺得還是帶上兵比較安全。

“不用!我這次回去是為了營救沈夫子,又不是勤王保駕,帶什麼兵。前段時間,朝廷一直下書,催我們派人回京報告淮南近況,我一直忙於公務還沒來得及遣人。這次我就以述職為名親自回京。”陳叔寶果斷的拒絕了。

“諾,那我們什麼時候出發。”樊毅不再堅持,繼而問道。

陳叔寶聞言,扭頭看了看他,說道:“你不用去了。淮南不能人亡政息,我走後,你要把我的新政執行下去。等我回來,我要看到一個兵強馬壯的淮南。”

這次樊毅卻不肯了,執意要去。陳叔寶有些話不好明說,給樊猛遞了個眼神。

樊猛立馬心領神會,衝樊毅鄭重的說道:“你留在淮南,殿下在建康才安全。”他也是有私心的,誰都看得出,如果真要因為謀反罪,殺個教書先生,何必要公然在眾人麵前逮捕,弄得聲勢浩大,這不明白給自己找事麼。即使是為了立威,又為什麼不一刀斬了了事,反而要一拖再拖,就怕事情鬧得不大。這分明是朝裏有人在給殿下下套,此行危險,樊毅是自己唯一的親弟弟,他實在不想置他於這樣的險境。

樊毅一想也是。亂世之中,有兵才有權,真要全部人都入京,萬一淮南反水,那不是要被一鍋端。自己坐鎮淮南,要是殿下有什麼不測,大不了反了。於是鄭重的拍了拍胸脯,說道:“殿下放心,有我在,淮南就在!”

陳叔寶滿意的點了點,對於樊猛也有了新的認識。雖然是軍人,但他有個懂政治的頭腦。

議妥之後,陳叔寶一行人,就此南下,樊毅帶著一營人馬親自護送到江北,送他們渡過了長江。

江上的清風格外舒暖,可是陳叔寶卻是心事重重,無意瀏覽兩岸的迤邐風光。

下船之後,打馬向京城飛馳而去。陳叔寶原本打算靜悄悄的入京晉見天子,可沒想到,建康等待他的卻是人山人海的熱烈歡迎。儒生和百姓們都夾道歡迎這位凱旋的皇子,北伐的英雄,尤其是他們得知,他此次回來是來營救沈夫子的時候,他們的心情更加的激動。這是一個貴族和軍人的年代,儒生和百姓們沒有渠道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心意,淮南王儼然成了他們在朝中唯一有力量的代表。

這仿佛又回到淮南的盛大歡迎,讓一行人都十分的興奮,隻有陳叔寶和陳文賓眉頭緊鎖。深知禮儀利害的陳文賓對陳叔寶說道:“殿下,您不過是地方的一個郡王,這樣的歡迎實在太過,容易落人口實,尤其是讓陛下知道了,恐怕與殿下的大事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