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邵逸夫與邵山客創建了“邵氏電影公司”,用以開拓香港的電影市場,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
“邵氏兄弟”一直遵循著一條更為純粹的商業製片路線。邵逸夫的經營理念很具有個人特色,“觀眾至上”就是“邵氏兄弟”的核心理念。邵逸夫對一般市民觀眾的心理非常了解,對他們的觀賞習慣和興趣也了如指掌,他判斷編導提供的故事劇本是否可用,都是以是否具有票房為取舍標準的,因此“邵氏兄弟”影片的選材都能很準確地貼合市民觀眾的喜愛和情趣,最常選用的基本是通俗性和娛樂性較強的題材。“邵氏兄弟”的導演與明星是否受重用,也是根據其能否取得很好的票房紀錄來判斷的。
1957年,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在香港公映時引發了轟動效應,香港觀眾深深被黃梅調音樂所吸引。而這一現象讓對市場高度敏感的香港影人開拓了新的思路,邵逸夫於是重用導演李翰祥拍攝了多部古裝題材的黃梅調電影,如《江山美人》(1959年)、《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年)等。“邵氏兄弟有限公司”的影片題材大多為古裝武俠片、功夫片,出產了很多有巨大影響力的影片。它的《江山美人》、《後門》、《萬古流芳》、《藍與黑》、《珊珊》曾先後獲得第6屆、第7屆、第12屆、第13屆、第14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梁山伯與祝英台》(黃梅調)獲得第7屆舊金山國際電影節優秀獎和第2屆中國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影片獎;功夫片《少林三十六房》和《中華丈夫》分別在第24屆、第25屆亞洲影展上獲獎;古裝武俠片《大醉俠》、《獨臂刀》、《萬人斬》和《傾國傾城》、《武則天》、《楊貴妃》等都受到觀眾的歡迎。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雖然公司出品的影片產量減少了,但在創作上開始重視現代題材,更有深度,代表作有《男與女》、《傾城之戀》、《表錯七日情》、《女人心》等。上世紀80年代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年產量在20—30部之間。之後,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電視節目越來越精彩,大批電影觀眾被搶走了。由於生活節奏的日趨匆忙,人們都沒有以前那樣的閑情逸致上電影院了。以前的邵氏導演,一個接著一個的離開影城,“邵氏”電影也逐漸失去了以往的特色,金字招牌也再無以往的光芒四射。然後,它減產,甚至接下來是停頓生產。回憶起“邵氏”後來大規模拍片的時代,真是一個電影王國不可替代的美麗記憶。
大家所熟知的“邵氏”包括“邵氏兄弟”公司和“邵氏父子”公司等。
1950年東南亞影片公司由邵邨人收回並將之更名為“邵氏父子公司”,可惜進入上世紀50年代後期,香港電影業的競爭越發激烈,“邵氏父子”的小成本製作策略已無法再應對新的挑戰。邵邨人萌生退意,將電影製作的業務縮小,轉而大量收購戲院及從事地產業。
1957年邵逸夫從東南亞回到香港,那年他剛好五十歲,因不滿二哥的做法,他想接掌製片業務,用來穩定片源,最終兄弟倆無法達成一致,決定在業務上分道揚鑣。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有限公司”,顯示其與兄長的“邵氏父子”公司的不同。自此,兩家公司分工明確,“邵氏父子”隻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邵氏兄弟”則主管製片業務。
1971年,邵氏公司成功上市了。1974年,邵氏的影片產量達到創立以來的最高峰,在一年的時間裏,邵氏共出品了50部影片。而正是在此期間,邵氏的全球戰略也在穩步推進之中。在新加坡建成總統戲院後第五年,“邵氏”又增加了三條院線。包括新加坡在內,“邵氏”機構的全球連鎖戲院已達230間之多。
就在“邵氏兄弟”的影視帝國日漸壯大之際,邵逸夫於1973年和1975年,先後痛失二哥和大哥。
“邵氏”的其他類型影片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文藝片《後門》、《不了情》、《一毛錢》,“彩色寬銀幕”的歌舞片《千嬌百媚》、《花團錦簇》、《萬花迎春》等都是既有高票房又有好口碑的影片。可以說,“邵氏兄弟”促成了上世紀60年代香港電影業的繁榮,所攝製的影片均是吸引人的好片,開拓了電影發展的前進方向,在電影史上具有標誌性的意義。
而“邵氏”影片及邵逸夫本人在推廣中國文化上更是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每部影片裏都打上中英文字幕,就是由邵逸夫的首創和發明的。但是,當“邵氏”影業漸入佳境時,公司內部發生了巨大的人事震蕩,1970年,在“邵氏”工作了12年、素有“宣傳鬼才”之稱的鄒文懷,因與邵逸夫存在意見分歧而與其分道揚鑣,還把何冠昌、蔡永昌等不少邵氏的精英骨幹也帶走了,之後自立門戶,後來名揚香港影壇、成就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嘉禾影業公司就這樣成立了。鄒文懷此舉基本使“邵氏”公司陷入了“人去樓空”的窘境。但是,這並沒有把邵逸夫壓垮,也沒有動搖他把“邵氏兄弟”公司做大、做強的決心。經過邵逸夫的苦心經營和力挽狂瀾,邵氏公司終於闖過了這個難關,得以發展壯大。
上世紀70年代,“邵氏”電影開始了自己的黃金時代。李翰祥以宮廷曆史和風月為題材的影片,張徹以武俠動作為主打的陽剛男性影片,劉家良的功夫武術動作影片,楚原導演的古龍小說係列等影片都取得了很高的上座率,幾乎是場場爆滿。一時間邵氏的聲勢極大,“邵氏”出產的影片在曆屆亞洲電影節中共得大小獎項46項,創下中國電影史上的不朽紀錄。邵逸夫的身價也不斷提升,而“邵氏出品”更是成為了那個年代華語電影的黃金品牌。
與此同時,“邵氏影院”開始闖入世界影業市場,先後在美國、加拿大與歐洲若幹國家自建影院,並組織發行渠道,中國影片開始在世界影壇嶄露頭角。到來上世紀80年代,“邵氏”公司已有300多家自辦或代理的電影發行網絡,每年拍攝的40多部影片可及時發往世界各地。這不僅給各國觀眾帶去了歡樂,也極大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傳播。邵逸夫不僅僅是把電影當作一種賺錢的工具,更是將它作為一項事業來追求。他常說:“我喜歡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不會過早地就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苦幹,並要對自己的工作有興趣,運氣隻是其次。我深深體會到拍電影是很大的挑戰,它能帶給我無窮的樂趣,這也正是我努力工作的動力。”
“邵氏”的曆史,脈絡其實很清晰,上世紀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創業期,李翰祥是期間的代表人物,他的黃梅調影片成為邵氏的主打類型;上世紀60年代中期往後,代表人物為張徹和胡金銓,在他們的極力倡導下,“邵氏”把武俠片帶入了輝煌期,還有楚原,他在上世紀70年代和古龍合作拍攝的奇詭刀劍武俠片將“邵氏”的輝煌延續了下去。
李翰祥:黃梅調電影開創者
李翰祥是在“邵氏”的創業階段進入公司的,當時他主要負責拍攝黃梅調電影,選用林黛擔任主演拍攝出影片《貂蟬》,這部電影在1958年上映,很快就打破了香港的票房紀錄。之後,李翰祥又接連拍出了《江山美人》等名片,李翰祥的黃梅派電影漸漸成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胡金銓、張徹:新派武俠片風格的確立者
和李翰祥的風格不同,胡金銓和張徹則以拍攝武俠片著稱,他們的風格被人定義為“新派武俠電影”,確定這一派的開山之作是胡金銓1966年起用嶽華、鄭佩佩主演的《大醉俠》,第二年,張徹的《獨臂刀》上映,票房非常好,是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元的影片。
楚原:最古龍的武俠片導演
楚原拍攝的影片大部分是用古龍的小說作為藍本,他的《流星、蝴蝶、劍》等電影都是這類超現實武俠片的代表作。楚原的影片中經常出現的演員是狄龍,當年,人們習慣地把楚原、古龍和狄龍三人稱為“鐵三角”。
上世紀60年代後,“邵氏”公司長期占據香港電影票房冠軍的位置,在這期間,“邵氏”拍攝了上千部電影,獲得過金馬獎、金像獎等幾十項大獎。在1958年至1973年年間,“邵氏”公司拍攝的影片,在曆屆亞洲電影節中共得大小獎項46項,創造了中國電影史的新紀錄。
邵逸夫是一位精通電影的專家,這是他通過實際行動不懈努力的結果。他每天最少要看一部電影,幾十年來堅持不輟。好的電影和壞的電影他同樣喜歡看,他要看好的電影出眾在什麼地方、壞的電影又是哪裏壞。他不但是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而且他也稱得上是中國最精通業務的電影企業家。早在上世紀50年代,電影中的任何工作就都難不倒他了,從剪輯、攝影、化妝到劇本、導演,沒有一樣他不精通。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對待事情非常認真。他曾說:“我做事的態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細的部分,也要徹底做好。一樣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絕對不放鬆的。同時我自己的工作時間也很長,一早就來(上班),很晚很晚才下班。”邵氏拍每一部影片之前,考慮的最多的是觀眾喜歡不喜歡。凡是觀眾不喜歡的,就堅決不拍。因此,邵氏電影的上座率非常高,常常觀眾場場爆滿。最好的時候,每天有100萬觀眾光顧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電影明星製,打造了大批的巨星、大導演和名編劇,如胡蝶、阮玲玉、李麗華、林黛、李翰祥、鄒玉懷、張徹……都是在“邵氏”門下大放光彩的。
邵逸夫稱自己製片相當“嚴謹”,為了讓影片質量萬無一失,他對影片嚴格把關。當發現一部無法補救的劣片時,他寧願將其燒掉。他說:“在早期,我成日燒片,沒有好的戲,我寧願燒,燒掉好多部。”“觀眾看了劣片一定好不開心,看多了,就會對你失去信心,所以做劣片不如燒。”據稱,邵氏在迄今的37年間,燒掉的影片多達幾十部。“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這句話絕不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