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薑大衛(1947年—)
薑大衛是張徹力捧的“邵氏”第二代打星。薑大衛的長相不屬於那種外型粗獷的那種,所以在一開始,他不是特別健碩的身材受到人們的質疑。但是薑大衛硬是靠著他出色的演技征服了所有的觀眾,後來,他更是憑借《報仇》這部片子獲得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大獎。他最著名的作品有《刺馬》、《大決鬥》、《新獨臂刀》、《水滸傳》、《小煞星》等等,同時,他英俊的外貌也傾倒了萬千的女性觀眾。
3.狄龍(1946年—)
狄龍和薑大衛同同屬張徹的第二代弟子,和薑大衛不同,他的身材高大威猛,特色是善於出演正義凜然的大俠。狄龍的戲路很寬,並且非常好學。1973年,他憑借《刺馬》中馬新貽一角,獲得金馬獎“優秀演技特別獎”。他也是楚原在多部古龍武俠劇中的禦用主演,先後飾演了楚留香、蕭十一郎、李尋歡、傅紅雪等十多位古龍小說中的大俠。後來“邵氏”停業了,他仍然憑借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大受好評,在香港影壇長紅。
4.傅聲(1954年—1983年)
作為張徹的第三代弟子,傅聲是張徹最疼愛的弟子之一。《十四女英豪》是他第一部主演的“邵氏”影片,後來他被張徹發掘,讓他出演了自己導演的動作片《方世玉與洪熙官》中方世玉一角,之後便迅速走紅。傅聲的特色是出演功夫喜劇,他搞笑的本領是一等一的,他是張徹的眾多徒弟中表演最具靈性的。他的經典作品有《方世玉與胡惠乾》、《少林寺》、《少林五祖》、《絕代雙驕》等。1976年,傅聲與女歌星甄妮結為夫婦,1983年喜歡飆車的傅聲不幸在車禍中身亡。
5.嶽華(1942年—)
嶽華是在上海出生的,1962年去往香港。作為“邵氏”電影中戲路最寬廣的男明星,他和張徹、楚原、李翰祥、胡金銓等一眾大導演都進行過密切合作,他本人參演過許多類型的影片,無論是武俠片、文藝片還是喜劇片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的主要作品有《流星蝴蝶劍》、《七十二家房客》、《瀛台泣血》、《林衝夜奔》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嶽華與恬妮結為伉儷,在“邵氏”停產後,兩個人移民去了加拿大,直到最近幾年,嶽華才重新出來拍戲,最新出演的作品有《傷城》、《臥虎》等。
6.陳觀泰(1945年—)
陳觀泰作為張徹的第二代弟子是練武出身,很早就有了一身好功夫,猴拳是他最擅長的功夫。1972年,陳觀泰憑借出演張徹執導的《馬永貞》一片而成功奠定了自己一線打星的地位,後來張徹的多部動作片影片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經常在電影中扮演“洪熙官”一角。陳觀泰其他的經典作品包括《仇連環》、《萬人斬》、《成記茶樓》、《大哥成》、《大刀王五》等片,上世紀90年代,陳觀泰逐漸從影壇淡出,但近年來又偶爾在動作電影中露麵,如甄子丹的《龍虎門》。
7.劉家輝(1955年—)
劉家輝是“邵氏”的又一位著名的武打明星,他是功夫片的大導演劉家良的父親的幹兒子,因此劉家良對這位幹弟弟非常器重,許多重要影片都由他出演。1978年他因為出演了劉家良執導的《少林三十六房》而一炮走紅,影片中由他出演的三德和尚形象生動、深入人心,甚至影響到了整整一代歐美影迷,著名導演昆汀就是他的粉絲,所以才邀請他出演自己的大作《殺死比爾》。劉家輝在“邵氏”的經典影片包括《中華丈夫》、《爛頭何》、《武館》等等。
8.劉永(1952—)
劉永是在香港出生的,從18歲開始先是在嘉禾公司當演員,曾在李小龍的《精武門》和《猛龍過江》等影片中跑龍套。1976年,劉永加入“邵氏”公司,在大導演李翰祥發掘和培養下,出演了《乾隆下江南》、《乾隆皇帝君臣鬥智》等四部乾隆皇帝係列電影,成了“邵氏”公司的“皇帝專業戶”。劉永本人的戲路其實很寬,不但能夠出演帝王,也能出演販夫走卒,他在“邵氏”的經典之作還有《繡花大盜》、《決戰前後》、《徐老虎和白寡婦》等劇。
在邵逸夫擔任了“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掌門人之後,“邵氏”電影才得到蓬勃的發展。上世紀50年代,正是香港電影百花齊放之時,起初,“邵氏”電影並不是非常惹人注目,但是在“邵氏”公司逐漸發展起來之後,眾多豪華巨作紛紛麵世,“邵氏”喊出的“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宣傳語深入人心,當時,“邵氏”電影基本上就是一部影片優良品質的象征。
“邵氏”公司雄霸香港影壇二十餘載,它對香港電影產生產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在其之前,香港電影主要都是追求藝術內涵的文藝片,它們占據著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其中文藝片的經典之作有《孤島天堂》、《清宮秘史》、《流亡之歌》等等。在“邵氏”公司取得電影界的霸權之後,香港影壇的風向發生了轉變,開始由文藝主打發展為商業片成主流。直至今日,香港電影商業片仍然是其最強的主打產品,這個格局就是邵氏為香港影壇確立和劃分的。
在邵逸夫的觀念裏,一部影片能夠賣座的原因,在於懂得迎合觀眾的口味,他雖然為手下導演們提供了非常大的發揮空間,但是這些導演也必須遵循一定的市場規律,必須拍出符合大眾觀眾審美情趣的影片,一味的孤芳自賞是不可取的。在香港影壇,有許多以前甚至現在還很流行的類型影片,比如黃梅調電影、武俠片、時裝動作片、鬼片、風月片、清宮片,甚至包括賀歲片,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電影,邵氏公司都可以把它的特點發揮到極致,“邵氏”一直倡導向好萊塢學習,懂得運用高投資和大明星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應該說,早期香港電影的商業運作模式,就是由“邵氏”公司這裏發展成熟,並得到進一步發展的。
雖然,“邵氏”的經營理念並沒有得到香港影壇全麵的繼承和發展,但是由“邵氏”創造的、對商業片從製作到營銷的一整套理念,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電影人們。1987年,“邵氏”公司宣布停產了,以前為“邵氏”公司工作的人員紛紛另謀出路,一大批中堅的電影力量由此發展壯大,著名的導演包括鄒文懷、吳宇森、王晶、劉偉強、程小東、許鞍華等等,他們都是先後從“邵氏”走出來的星光熠熠的明星,他們把在“邵氏”所學到的電影經驗運用到以後的職業生涯中,受益無窮。正是因為邵逸夫40年的苦心經營,“邵氏”公司才成為了一個龐大的電影王國,也讓香港影壇成為亞洲商業電影赫赫有名的存在。
20世紀60年代,“邵氏”成功開發了動作片這一類型電影,然後又費盡苦心地把這種類型片種介紹到海外,培養了大批的歐美的功夫影迷,香港動作電影之所以能夠在今天的世界範圍內享有廣泛的知名度,和“邵氏”不遺餘力地推動功夫電影的發展是分不開。
邵逸夫看電影,有一個很妙的說法,叫做“兩隻眼睛看電影”。邵逸夫說:“在香港,我永遠用兩隻眼睛看一部電影,一隻是‘商人的眼睛’,另一隻是‘藝術家的眼睛’。”在邵逸夫的觀念中,所謂“商人的眼睛”,其意義在於電影既然是文化商品,那麼,追求賣座率是無可非議的。如果想要電影票房大賣就要迎合觀眾口味,最重要的是電影拍得好看,隻有電影好看,符合大眾口味,觀眾才會去電影院消費。所以,邵逸夫的製片方針就是“觀眾至上”。電影是一種依附著精神文化的藝術商品。古人雲“言之無文,其行不遠”,但是如果一味隻追求“觀眾至上”,終究會落入媚俗的深淵,甚至傷風敗俗遭人唾棄,那麼最終也隻能被觀眾和市場所拋棄。因此除了要有“商人的眼睛”,一隻“藝術家的眼睛”也尤為重要,意思就是,邵逸夫對“邵氏”拍的電影的要求是不僅要“叫座”,還要“叫好”。邵逸夫做起事來總是一絲不苟,無論做什麼事情,精益求精都是他的追求,即使麵對最細微的部分,他也不輕易放鬆,一件事情直到達到十全十美的境界,他才會鬆懈下來。許多熟悉“邵氏”電影的觀眾都會對“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宣傳語留下深刻的印象。作為“邵氏”的特色商標,這聽起來似乎有些狂妄的意味,如果現在哪個電影公司喊出這句豪言壯語,敢在自己出品的每部影片都打上類似的標簽,恐怕招來罵聲和質疑聲一片了。但是當時的“邵氏”卻不同,它是真的有這份自信和實力的。當然,這都和邵逸夫的嚴謹與執著有著密切的聯係。為了樹立邵氏的良好形象,為了使每一部影片的質量都萬無一失,邵逸夫親自對每一部影片進行嚴格把關。在他的觀念裏,如果觀眾看了不好的片子一定很不高興,多看幾部之後,就會對這個電影公司失去信心,因此如果沒拍出好的電影,做了劣片,一旦發現無法補救,寧可親手燒掉,也絕不手軟。就是憑著這種認真和執著,“邵氏”公司在中國電影史上創造了許多個“第一”和“之最”,可以說,邵逸夫是中國電影事業不折不扣的拓荒英雄。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邵氏”公司記錄著中國電影的每一步變遷,其中包含著邵逸夫及其家人付出的無盡的心血。從上世紀20年代從事電影業這個行業直到到現在,邵逸夫親身經曆了電影在各個時代的變遷,也是中國電影的興衰與成長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