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雲的拍攝
雲景是人們在風光中喜歡拍攝的內容。雲景在風光攝影中的微妙變化,不但能增加風光畫麵的美,而且可使風光畫麵的構圖更加嚴謹。尤其是在寬闊的海域或空闊的原野,攝影畫麵上可能出現大麵積的空白,而雲的存在必然給畫麵增添生機,調整了畫麵構圖的均。
(一)雲的特征
天空的雲彩千變萬化,千姿百態。不同類型的雲安排在畫麵上,會給畫麵帶來不同的情趣。若要拍好雲,還要注意一些拍攝技巧。
(二)拍攝技巧
拍攝雲景首先要掌握雲的出沒規律和造型特點。在拍攝時,要考慮雲的層次變化。天空中的藍紫光較多,膠片對藍紫光又最為敏感,可增加天空部分密度,在照片上呈現淺白色,白雲也就不突出。因此,拍攝時要加用濾色鏡。拍黑白片時可使用黃、枯黃、紅色濾光鏡。而紅色濾光鏡效果最為突出,它可以使藍天變暗、變深,從而使白雲突出,增加反差,畫麵富有立體感。
二、日出和日落的拍攝
拍攝日出和日落,剛剛升起或即將西沉的太陽是主要的被攝對象。這時太陽本身以及太陽附近的天空很亮,地麵的景物以及離太陽較遠的天空較暗,明暗反差強。這是拍攝日出和日落的最好時機。
要拍攝好日出和日落,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好拍攝地點
拍攝日出與日落,應提前到達拍攝地點,要留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工作。根據其它被攝景物的狀態和位置進行合理構圖,安排好太陽和其它被攝物在畫麵中的位置。
(二)抓好拍攝時機
日出和日落時,太陽的光線變化比較快。拍攝太早,天空的亮度不夠,彩霞不夠鮮明;拍攝得太晚,太陽的亮度太亮,陽光射入鏡頭,容易產生光暈。應當以太陽剛剛由紅變橙,看上去不感到刺眼為宜。這段時間很短,應抓緊時機拍攝。日落時的光線變化也比較快,但與日出相比要從容一些。在太陽落下之後,其餘輝還可以持續一段時間。因此拍攝落日,在陽光已經不刺眼時拍攝最好。如有晚霞,當霞光四射時,也是拍攝黃金時刻。
(三)鏡頭的選擇
拍攝太陽,鏡頭的選擇很重要。不同焦距的鏡頭有不同的效果,長焦距鏡頭能將太陽拍得大一些,如300~500毫米的長焦距鏡頭,能使太陽產生動人的效果。如用標準鏡頭,為了把太陽拍的大一些,采用大光圈,把焦點對在近處的景物上,使太陽虛化,變化光暈,創造日出或日落的濃烈氣氛,效果也很好。
(四)準確的曝光
拍攝日出和日落,也要有其它景物襯托,否則會顯得空洞,缺乏內容。因此決定曝光量,應以太陽和其它主要被攝景物的中間亮度為標準。
三、田園風光的拍攝
在廣闊的農村土地上,田園風光是一種自然的美與人工美的集合,這種美的雙重性便是田園風光的特色。
(一)攝影題材
田園風光一年四季都可拍攝。但進行田園攝影,必須把握住特定的環境和特殊的意境,全麵了解被攝地區的地貌特點、民族風俗、季節特征、地物土產,甚至這一地區長什麼樹,種什麼草,開什麼花,結什麼果都要了如指掌,通過攝影者的審美感受和鑒賞能力,把人工美與自然美熔於一體。
(二)畫麵構圖
田園風光照片具有詩情畫意的特色。它不是純風景的拍攝,多有生活的情趣,所以在構圖上要求特別嚴謹,注重線條的節奏,影調的韻味,色調的和諧,尤其在情調的處理上要有一定的力度。
四、山景的拍攝
山景的壯美,已成為攝影家熱衷於懷的題材。麵對勝景佳境,要拍出美的畫麵,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一)題材的選取
進行山景的拍攝要從兩個方麵入手,一是要善於把握山的形態,二是要領悟山的性格。拍攝山景不可執意求全,鏡頭的視角總是有限的,隻能選取最富有特點的部分。若取其山的形態,就要善辨山的形態特點,把特點的東西與你拍攝的意圖和構思通融起來,選擇其一,著意渲染,山的表現才能獨具特色。
(二)畫麵構圖
山景攝影的畫麵構圖,或橫或豎,要因山勢而擇。若表現山的氣勢、深遠、高大、雄奇,則應豎拍;欲表現山的開闊,秀美,宜用橫拍。橫拍時,作為畫麵主體的山峰,要取其中遠景,這樣將給人一種寬廣開闊的感受;而豎拍時,則要取中近景,以示山的高聳和險峻。注意近景的山不能疊於遠山,要拉開一定的空檔,不能像一堵大牆似的立在人們麵前,造成視覺障礙。山景的拍攝必須輔以前景,前景的選取不拘一格,隻要有利於突出主體,增加畫麵的形式美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