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氣晴朗,和風輕拂,水草豐茂,動物繁殖,真是一片心曠神怡的自然風光之景。
然而對於我來說,夏天則是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好日子。
沒有泥濘的道路,沒有寒冷的冰雪,夏天出征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手書一封,交予偵察隊,命其將此信送往共工及句芒部。
信上的大意是,“吾乃華夏部落聖人夏野,現在想要進攻你們共工部落與句芒部落,給你們個投降的機會,如果不降,就請在一月後於離你們100公裏的某山之下約戰。”
共工部落與句芒部落都在黃河南岸,且相距不過百裏,據前期偵查的情報,兩個部落關係很融洽,不僅有商旅往來,而且還會互相援助糧食等。共工部落27000人,句芒部落稍小,也有15000人。
這邊信才讓人帶去,我便率領大部隊出征了。
此次軍勢比去年更盛,青銅刀斧劍士2500人,青銅羽箭士1500人。去年隨我出征的有三分之一這次留在部落裏種田,因此帶了不少新兵。經驗豐富的戰士與沒有經驗的新兵的比例相當重要,保存在部落裏的老兵將可以彌補這次戰爭的損失確保下場戰爭有足夠的戰力,而大量新兵入伍可以在數量超過2000人的老戰士幫助下迅速成長,輪流交替的軍隊組成可以擴大預備役的規模,保持長期作戰的戰爭儲備。
華夏部落距離共工部落280公裏,這是相當遠的一段路程,但所幸可以沿著黃河平原走,不怎麼需要翻山越嶺,倒是快捷不少。
公元前2931年7月26日,經過20多天的行軍後,我們來到了句芒部落的南邊。
此時距離兩個部落接到約戰信也有接近10天,據回來的斥候報,共工部落與句芒部落都拒絕了我的招降命令,並且大發雷霆,在部落眾人的支持下發誓要進攻華夏部落教我們做人。
這正是我想要的結果。
四千人的部隊在句芒部落南邊30公裏處埋伏了半個月,就為等他們部落的部隊前去100多公裏外的約戰地。約戰地的山嶺上我確實派出了一支部隊,不過是隻有五百戰士的佯裝部隊而已。這支部落利用地形優勢,構築營寨,藏於山林之後,使得共工部落前去偵察的斥候確信那裏有支大軍。
而我的斥候則日夜躲藏於這兩個部落周邊,時刻監視他們的大軍是否已經出征。
8月17日,在反複偵察確信兩支部落的軍隊已經合兵一處後,我方終於開始行動。
不費吹灰之力地夜襲占領了句芒部落本部,俘虜了全部的留守族人。由於沒有擊敗句芒部落的大軍,也沒消滅句芒部落的族長及其它統治者,因此不能用《四夷歸服》給句芒族人洗腦。
在目送不少句芒部落的族人跑向西邊給他們大部隊報信之後,我留了下少量部隊監管這群異族人。然後大部隊繼續向西機動,埋伏於句芒部落回救的路線旁。
8月22日,在距離句芒部落本部不到50裏的地方遭遇句芒大部隊。
由於約戰地的部隊依舊堅守,並且偷襲句芒本部時並未動用全部軍力,使得共工部一直認為我方的大部隊依然部署在約戰之地,而偷襲句芒部落的隻不過是少量機動兵力。
這期間句芒族的首領十分擔心家裏的安危,多次遣使來信,請求談判。然而他們並沒收到任何回信,因為所有的使者全在踏入營地的一瞬間被我下令處死。
和談?勞資才沒興趣跟你們這群原始人講條件,要麼投降歸化,要麼就徹底滅亡!
部隊埋伏在一個小山丘上,這個時代的森林覆蓋率相當可觀,密集的林木完全遮住了我們的行動,就連對方派出的先遣偵察隊都沒有發現我們的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