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黃金時代(1 / 2)

在返回華夏部落的路上我們遭遇了幾次野蠻人的襲擊。

然而這種以卵擊石的行為並未對部隊造成任何傷害,反倒是讓跟隨我們的兩萬多族人一路上人心惶惶。

最終我們在糧食吃光前抵達了自己的部落。

迎接我們的依然是族長紫微,依然還是在離部落還有30裏地的地方。

後來我決定在這個部落南邊30裏的地方建一個亭子,就叫迎客亭,建有木屋,並派有數人打理。本來想叫驛站,可惜這玩意得科技研究,世界規則不讓我這麼用。日後,要是有遠方的客人與商人來往,便可先在此亭休息,第二日再進部落。

現在的部落可算是一個相當大的集鎮,61000人口,男人24000,女人32000,小孩5000。部落分跨大河,左岸長1200米、寬900米,右岸長800米、寬700米,形成了三條主道,主道旁木屋林立。還有十數條小道,穿過層層木屋街道,彎彎曲折,通向大河。部落裏光市場就有兩個,一個販賣野肉、鹿角、犀牛皮、小麥、果酒等,一個販賣鹽、陶器、青銅農具等。

最近兩年的擴張將部落人口從17000人,猛增到六萬人,我決定未來五年不再進行軍事行動。

雖然使用時代主政策《四夷歸服》能收化人心,但畢竟習俗不同,即使用我部落的文化與習慣去教養這些移民,短期內效果也有限。何況移民人數遠高於部落原本人口,文化融合還需要時間,沒有一定的年月洗禮就不能讓移民的後代熟知前幾任族長的事跡。

人口的劇烈增長還強烈衝擊著之前的勞動方式與配給分配,多出這麼多人來,不僅要解決他們的糧食問題,還要解決生活問題。如果我依舊每年出征數月,紫微一個人肯定不能徹底解決這些難題。

現在我想做的,首先是在族人中宣揚華夏部落的文化與過往事跡,先將人心凝聚起來,比其他一切都強。然後是研究出草藥、瓷器、水井等一係列有利於百姓安居樂業與文化發展的科技。最後就是解決等了幾十年的私有製問題。

可惜此時已經沒有一個冰雪聰慧的美少女幫我分憂解難,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實在是麻煩。

入秋後,我將已經三歲的黃帝帶到聖人大殿,準備親自培養。

繼而又將文茫的書寫文案置於偏殿中,還給他配了兩個書童,讓其安心書寫史記。不僅要寫咱們華夏部落的過往,也要記錄那些被我們滅亡的誇父、共工、句芒等族的曆史。

我則居於聖人大殿二樓,平時無事時便在二樓俯望部落,以便於族長等人來聖人大殿找得到我。

話說這聖人大殿也是奇怪。營建女媧神廟用了無數木材與石階,最終五年而成。聖人大殿花費三年時光,也用了很多木材與石材,最終建得亦是巍峨雄偉,並且立於部落附近唯一的山坡之上,極具氣勢,結果卻不算奇觀建築。

不知為何,我對軒轅黃帝一直沒有太強的教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