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會功夫人是散了個幹幹淨淨,隻剩下王浩孤零零的一個人。這飯還是要吃的,可是浩哥今天是第一天來啊!哪裏知道食堂在哪?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遇到個人問一下不就結了,大半天沒吃東西的確挺餓的。趕緊找食堂,林維他倒不擔心,蘇晚晴應該會有分寸。可宿舍還有個林五,這牲口一頓不吃可就要翻天了。
向前走了幾百米,到了一個岔路口。王浩犯難了,這該往哪走?
正巧岔路的一邊,來了個學子,不得不佩服這書院中的學習氛圍。隨便遇到個學子走著路都在那抱著書猛吭,難怪這書院被譽為大華的搖籃。路過的學子經過王浩身邊時頭都都沒抬一下,王浩盯著他瞧了半天,要是他抬下頭也好去問個路啊!王浩的頭上是飛過滿頭的烏鴉啊!人都走過去了,沒辦法,誰讓這路上就他和王浩兩人呢!不去問他問誰啊?雖然知道打擾別人是不好的事情,但不打擾別人可就要餓肚子了。
“這為同學請問去書院的飯堂怎麼走?”
看書的同學抬起頭看著王浩,”是王兄啊!怎麼要去飯堂?正好我也去,一起吧!”王浩心中鬱悶,我才來書院第一天好吧!怎麼是個人都認識我了?仔細一看,還真認識,這不就是弟子亭工係的測試人嘛!“幸會,幸會,在下王浩,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看書的學子學子收起了書本,對著王浩拱手道“在下姓沈,名括,字存中,是工院的弟子。”
我了個大操,這幹嗎要叫東坡書院啊?為嘛不叫妖孽集中營?問個路TM的都能問出個沈括來。你問我沈括是誰?好吧!沈括的名頭在文學這一係並不出名,但在科學這一係上,這家夥的名頭多的嚇死人。工家的鼻祖是張衡,但是這千古的第一科學家不是張衡,而就是眼前的沈括,沈存中,也叫沈夢溪。
這家夥名頭拉出來能嚇死一群人,利用類比、歸納的方法創造出解決離散問題的思想。會圓術,實際上就是求弧的方法,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求得弧近似值的人。記錄過人工磁化的方法,發現了磁偏角,比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磁偏角整整早出了四百多年。對於光學的研究,通過小孔成像和凹麵鏡成像的原理加上“礙”(焦點)為佐證,得出了光是直線傳播的結論。在聲學上他發現了共振,比西方文明早了五百多年。並利用聲學的原理讓給兵士用皮革箭袋做枕頭,可以聽到數裏外人馬的聲音。化學上發明了膽水煉銅,石油製墨。天文學上改進過渾天儀,發現了一年中真太陽日的極大值於極小值之差僅為51秒。在地理上發現過華北平原曾是海濱,發現了華北平原是由黃河、涿水、桑乾河等河流衝積而成。推斷過雁蕩山,是由流水侵蝕作用麵形成而他的這種觀點早了西方文明七百多年。完成編繪《天下州縣圖》,在水利上曾經治理過沭水工程。參與過修築蕪湖萬春圩的工程,寫出了《圩田五說》、《萬春圩圖書》等關於圩田方麵的著作。醫藥上的著作有《良方》和《林苑方》。經濟上也有過成就。軍事的著作有《修城法式條約》和《邊州陣法》。音樂上沈括也撰寫過《樂論》、《樂器圖》、《樂律》等作品,而《夢溪筆談》中於音樂相關的也有四十多條。書法上撰寫過《圖畫歌》並對兩晉到宋代五十多為畫家的作品風格進行過品評。
綜上得出了這個妖孽是個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天文學家、政治家、地理學家、水利專家、醫藥專家、經濟學家、軍事家、音樂家、書畫家。
而在中國曆史上能取得如此多成就的人,屈指可數。其中所涉及的領域之廣,跨度之大。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他一兩項的成就高。而他一個人便有了十幾個頭銜,而且是洋洋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