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這蘇州知府派來的司獄大人要與宋狀師一同查案,立時交頭接耳的在議論什麼,不一會有一人說道:“大人既然邀請宋狀師一同查案,小的們自然是信得過的!”
李書韻見他這樣說,於是捅了捅宋青,瞪了瞪他,那意思‘你懂的’,宋青此事臉色苦不堪言,大聲說道:“大人高風亮節,定然會為苦主鳴冤昭雪,眾位鄉親還是先散了吧,本人自會竭盡所能協助大人辦案!”
李書韻見這宋青如此識相,趕忙喊來倆位百戶,讓他們放行。眾人聽宋青這樣說,官兵也不在圍著了,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於是接二連三的的散去了,李書韻見眾人散去之後,才拿開匕首,他旁邊的周允見狀,倆眼放光,這tm還是秀才嗎?這是讀書人嗎?說話粗鄙不說,竟然還上手威脅,李書韻顛覆了他對秀才的印象!
看著眾人離去,李書韻才對宋青抱拳道謝說:“啊,宋兄,剛才多有得罪,還請見諒!”,宋青見李司獄道歉,趕忙回應:“大人做事不拘小節,在下實在佩服!”,宋青也雖然生氣,也不敢過分指責,生怕李書韻在拿匕首桶他,李書韻聽出他話裏有話,也沒放在心上,畢竟剛才還與他‘並肩’發言…隻不過周允此時對李書韻倒頗為好奇,暗自想著什麼,看見李書韻朝著縣衙大門走去,也跟了上,至於他在腹議什麼,無人得知!
正在縣衙公堂坐著的平望縣太爺,此時焦急如熱鍋上的螞蟻,在公堂中來回踱步,口中如念咒般:“該如何是好,該如何是好,該如何是好…”,周圍坐著的大大小小的官吏,也是忐忑不安,本以為就一小事怎會鬧成這樣,在看縣令大人也無他法,一個一個四目相對,也不知如何解決!
就在他們愁眉苦臉的思考如何應對的時候,門房急急忙忙跑了進來,縣令大人見門房急匆匆的趕了過來,膛目結舌,一下子癱軟在地上,聲音瑟瑟發抖的問:“他們闖進來了?”
眾官吏見自家縣太爺一屁股坐在地上,連忙上前扶起,門房見此情景有些好笑,抱拳說道:“回太爺,亂民不曾闖入衙門,是蘇州知府派來人來了。”
平望縣令聞言如釋負重,來不及拍打灰塵,趕緊吩咐門子把來人領進縣衙,朝著周圍的官吏笑笑:“這地頗有些滑,吳縣丞,改日著人修補”,眾人聞言,紛紛附和‘地滑~地滑’,有的還跺了幾下地麵!
吳縣丞看著這縣令,回道:“屬下謹遵吩咐!”,心裏暗自鄙視這縣令,平望縣令本名方俞,是從外地剛調遣到平望,任職不滿一載,做事畏手畏腳,不堪大任。吳家之事,他已多次出言相勸,殺了領頭的,這群亂民就不敢聚眾鬧事了,因其膽小慎微,不敢下令,才造成如今的局麵,等這事情結束之後,在好好整治~整治這縣令,冷哼一聲,隨即站在一旁!
李書韻隨著門子,到了公堂之內,見縣衙大大小小的官,早已經在此等候,說了聲:“諸位,本官授知府大人之命,前來查明吳劉倆家糾紛,不知哪位是平望知縣大人?!”
他剛說完,隻見身穿青袍繡著鷺鷥,頭戴烏紗之人,走了過來行禮道:“下官平望縣令方俞,拜見上官大人!”
李書韻聽到他回答哈哈一笑:“方大人快快起身,怪我沒說清楚,我是蘇州府司獄司司獄,方大人品級在我之上,勿須行禮!”
聽完他自報家門,平望縣衙的大小官,臉色陰晴不定,這蘇州府派個九品芝麻官來,能做什麼事?估計他也是個倒黴蛋,吳家什麼背景,他們在清楚不過了,但平望百姓的怨氣也不小啊,此事稍有差池,烏紗丟了是小!如果上達天聽,命都不保啊!怪不得蘇州知府派個芝麻官來,就一‘棄子’,能頂什麼用。眾人本已抓住了救命稻草,誰料抓個草根,神情頹廢的又坐了回去!
‘草根’李書韻見此情形,也曉得自己的身份,對他們來講沒什麼用,坦然道:“諸位不必如此,且把事情緣由,詳細告知,其他的我來處理!”
書吏們見他官小,口氣倒不小,冷笑幾聲,表示回應,李書韻看沒人理他,火氣也上來了,這群烏龜王八蛋,我是來幫你處理案子的,你們一個個的不知道好歹,就這樣對我,老子一生氣,直接回去了,看你們怎麼辦:“既然無人回答,那本官隻好打道回府了.”
這下可把這群‘王八蛋’嚇壞了,方知縣見這情況,也頗為難,索性讓他辦吧,是好是壞責任也在他。他要真走了,這事情還得落到自己頭上,這等禍事躲都沒地躲,打著死道友莫死貧道的心思說:“李大人莫要生氣,我等也是無奈呀,既然大人有心辦案,我等畢竟全力協助。”
眾人一聽,也聽出來方知縣的話中有貓膩,隨即明白過來,於是乎都笑著說:“我等必將全力協助李大人辦案!”,李書韻也是無可奈何,他知道這群人打的什麼注意,不就是讓自己衝鋒陷陣,死活都是他的事,他們倒把事情脫的幹淨,怎知這不辦沒法回去交差,辦了不是得罪豪門,就是得罪百姓,哎,這世道小鬼難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