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九千歲(1 / 3)

第二章九千歲

小葛懷著激動的心情,在太監的帶領下,走進了一個大廳回廊的一個小屋,紅色偏黃,帶木紋理的桌子上,已經擺放了盤子和碗。

顯然是剛剛準備好,還升騰著熱氣。

周皇後和幾個宮女在後麵站著,顯然沒有入座的意思。

當然她們也沒法入座,因為總共隻有一張椅子。

小葛走到椅子上坐下,仔細的看了看桌麵上。

一把畫著人物圖案的青花壺,旁邊放著小酒杯。

一碗紅棗白粥,一碗胡辣湯一樣的東西,裏麵貌似放了幾片牛肉,還有一些白色碎塊,應該是小豆腐塊。

一個碟子中放著倆熱騰騰的包子。

另外一個碟子中放著半條糖醋魚。

小葛心裏暗想“皇帝的早餐就這樣呀?”,不由自主的喃喃自語道“就這點東西嗎?早上喝酒?”

此時周皇後款款前來,麵露喜色,躬身溫柔的說道“聖上幾個月以來一直要求節儉,今天若胃口好點,馬上傳尚膳監加幾個菜”

那個年紀稍大的太監說道“萬歲若今早不喝酒取暖,小奴撤下去”

小葛頓時醒悟,貌似無意的話,讓別人很緊張,心生歉意。

於是笑了笑,擺擺手說道“這樣挺好,挺好,你們不一起來吃嗎?”。

周皇後笑了笑,反問道“萬歲若有意,臣妾則陪著您吃一下?”

年紀大點的太監驚恐的無言以對,站在原地呆滯。

周皇後對那個太監笑了笑說道“王承恩,去把椅子端來,本宮要陪聖上吃早餐。”

那個叫王承恩的太監如釋重負,手腳麻利的在附近找了一把椅子,吃力的抬了過來,放在旁邊。周皇後款款坐下,拿起酒杯給小葛倒了一杯酒,邊倒邊說道“昨日夜間,聖上半夜驚醒,還是為了魏忠賢的事麼?”

小葛拿起酒杯,抿了一小口。一股桂花的糯米酒味道,甘甜可口,酒味到不是濃重,比紅酒的酒精度還低一些,於是接著一口喝完。

反問道“魏忠賢又怎麼了?”

皇後笑了笑,接著說“魏忠賢黨羽眾多,謀反策劃了很久,現在雖然發配鳳陽,但是若......”

她不說了,看著小葛。

小葛隨口回答道“我魏忠賢不熟悉,他做了什麼事,不清楚,隻曉得他號稱九千歲,有謀逆之心”

周皇後貌麵露迷茫之色,不解其意,想了一會,換了一個話題,說道“曹化淳您還記得麼?”

小葛心裏暗想“曹化淳是誰?”,由於擔心露出破綻,嗯了一聲,含糊過去。

周皇後笑了笑說道“曹化淳臣妾本不認識,但是昨有密諫,提議調曹公公回京,繼續伺候萬歲”

小葛喝了口粥,貌似糯米,甜絲絲的棗子香味。

王承恩突然趴在地上磕頭“聖上請批準曹公公回歸。”

小葛抬頭茫然的看著王承恩,覺得茫然,心裏想,這家夥出來湊什麼熱鬧?

但是覺得這人趴在地上也不是很習慣,脫口而出,“王承恩,站起來說話”

王承恩站起來說“當年魏逆不顧聖上顏麵,強貶曹公公至南京待罪,如今魏賊束手就擒,曹公公可歸。念曹公公伴聖駕,無功勞也有苦勞啊”。

對於完全陌生的人,小葛覺得很迷茫。

於是看了看周皇後說道“這曹公公讓你們倆費心了....”

周皇後立刻欠身施禮道

“曹化淳是萬歲的大伴,聖上也是信任無比。密折上說他琴棋書畫,無不精通,為人聰慧。

恰好魏逆被擒,司禮監秉筆太監尚缺,臣妾與王承恩在暫代的過程中發現,確實才德用盡,無計可施,便想到了曹化淳。”

小葛邊聽邊點頭,心裏想“這皇帝的文化水平可真有限啊,居然讓老婆和太監一起幫著幹活,相當於秘書了。有事秘書幹,沒事幹秘書,過的挺爽還!”

聽她說完,側目看了看王承恩。

周皇後“奧”了一聲,笑道“王承恩是曹化淳帶大的,若師若父,感恩戴德。”

喝了兩杯酒之後,身體熱起來了,臉上也泛紅,頓時覺得有點餓了,拿起個包子,邊吃邊道“好吧,既然是熟人,就讓他回來吧。”

這包子居然是羊肉餡的。吃起來味道挺好,帶著絲絲的甜味。以前還真的是沒吃過。

小葛對魏忠賢又產生了好奇心,在曆史上臭名昭著的魏忠賢可不能錯過。

於是他說道“魏忠賢呢,能不能把他帶回來,我要見見”

周皇後臉上麵露錯愕,半晌沒有說話。

看到皇後這般表情,小葛心裏不禁暗自好笑。

小葛既搞不清楚他為什麼可以權傾朝野,也弄不清楚為什麼會被崇禎擒獲而毫無反抗,更是不明白有權有勢的時候不謀反,反而被發配了,還有傳聞他要與餘黨謀逆。

沒辦法,小葛就是這種好奇心強的人。

突然,小葛想起來《繡春刀》電影中,好多人會去殺魏忠賢,便囑咐了一句“要看到活人!越快越好!”

小太監又變魔術般拿出紙筆,趴著寫下來了。

這時候,一個太監停在門口,整理了一下衣服,跪在地上,並不說話。

小葛看了看他,問道“什麼事情?”

太監回答道“前遼東巡撫袁崇煥求見。”

小葛不禁拍案,想到“終於看到一大腕登場。耳熟能詳,如雷貫耳,那一定要見見的。”

於是說道“去把他叫來吧!”

感覺吃的也差不多了,便站起身。旁邊的宮女已經準備好方巾和洗手盆。

隨意抄了抄水,抹了一下,向正殿走去。王承恩不知道什麼時候,手上拿著一杆拂塵,跟著後麵。

周皇後躬身相送,並沒有半分要一起出來的意思。

小葛走到皇帝寶座上坐下,習慣性的靠在後背上,發現靠背硬邦邦的,硌的慌。

於是隻好挺挺腰,離開靠背。四處無依靠,感覺甚是不爽。

黃色泛紅的書桌上放著兩摞奏章,毛筆。小太監把紅彤彤的粉狀物體倒進一個瓷的扁扁橢圓形狀的容器中,仔細的倒水研磨。

拿過左手的一摞,翻了翻,密密麻麻的小楷映入眼簾,文字艱深,讀起來不明所以然,上麵還貼著一張小紙條,表示民為重雲雲(紙條為內閣票擬)。

費了半天勁,終於明白大致意思是某地旱災,請求放糧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