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極旨意(1 / 3)

元昭三年八月,廣安城作為我大晉朝的都城,人聲鼎沸,買賣如潮,一片繁華富裕的太平景象。

城中東南角的那片鑾宇飛簷在溫和的秋陽中熠熠生輝。前朝戰亂紛爭迭起,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新皇蕭灝為我朝第四位皇帝,臨位已三載。他以武力平定叛亂,統一中原,實行仁政。輕徭役,薄賦稅,百姓已經得到了休養生息,民間皆是一派商忙農樂的喜人場景。

蕭灝登基親政已三載,今年也不過二十五歲,正值盛年。前朝戰亂留下來的一大堆難題在他的精心治理下轉危為安,現在除了北邊的匈奴時常來犯外,可謂是國泰民安,江山錦繡。

這幾年,蕭灝一直專心朝政,宮中妃嬪不多。細細數來,不過是結發妻子崔寧修,如今位臨皇後,膝下已得一子。貴妃位一列上,也隻有靜貴妃、雅貴妃兩位。其她的不過兩個婕妤,三個容華,兩個美人,三個良子,和一些位分皆在長使一列的。

蕭灝是個極為勤勉的皇帝,平常與皇後情義深重,很是恩愛。平時除了皇後,最得聖chong的當屬美人竇黛瓔。

竇氏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曾任禦史大夫,深得聖祖爺的厚愛。父親曾任過弋陽郡的太守,後因徇私枉法被先帝貶為汝陽縣令。

竇氏貌美若花,身姿輕盈,一雙眸子如星際熒光流轉。她能歌善舞,性格大方,又喜撒性嬌嗔,全然不似其他嬪妃隻一味對蕭灝唯唯諾諾,謙卑順從,因此頗得蕭灝喜愛。

除了皇後和竇美人,其他嬪妃中分chong較多的不過是二皇子生母虞嫣兒,去年被晉封為靜貴妃。此外還有順和公主生母沈婕妤,敏儀公主生母韓婕妤等。

至於其他嬪妃那裏,蕭灝隻不過十天半個月去坐坐,偶爾也留宿一晚,不過這也算是好的了。那些位分低微的,有的隻是在入宮侍寢那天目睹過天顏。過後,皇上連誰是誰都分不清了,甚至根本就忘記有那麼個人。

這些鮮嫩的女子就因為了皇上那一晚的臨幸,便要在這四方宮牆中寂寞終老至死。

都說天子是至尊之人,能成為天子的女人大約是世間女子最期盼不過的。但這些一晚之後,便要被扔進無底深淵似的孤獨中的女子的悲哀,又有誰能知曉?

至於皇嗣,眼下宮中隻有皇後所生的大皇子蕭衍,年方8歲,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靜貴妃所生二皇子蕭衡,今年4歲,聰明乖巧,深得蕭灝歡心。其餘的就隻有順和、敏儀兩位花骨朵兒似的公主。

皇帝雖然正值盛年,但皇嗣終究是稀薄了些。太後呂氏是皇上的生母,已多次與皇帝提及此事,要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多開枝散葉,綿延子嗣。

我大晉朝有規定,皇帝每三年可以向民間進行選秀,也可以在朝廷官員的適齡女子中進行采選。

入選女子先封為常在,居住在常寧殿等候侍寢,侍寢後的女子按聖上旨意晉封為良人、美人、容華等,並分配宮殿居住。也隻有到了侍寢分殿的時候,入選女子才可真正算是皇帝的女人了。

那些入選半年仍未得侍寢的女子,則由掌管妃嬪事宜的掖庭分配了偏僻角落的堂閣居住,繼續等候皇上翻牌侍寢的機會。

宮中最是趨炎附勢,攀高踩低的地兒。這些女子久未得皇上臨幸,在宮中過著連一些奴才都不如的生活。

為避免驚擾聖駕,有汙皇室尊嚴,這些女子往往被禁止在宮苑行走,隻能常年累月呆在自己的房間和堂閣附近。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朝天子行仁政,因此特別規定,皇上可以將一次都未臨幸的新入選女子,作為封賞賜予有功的王侯貴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