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平陽盟友(下)(1 / 2)

待到晌午將近,南宮皓和蕭煦早早地就在酒樓點了座位,要了各色佳肴美酒。臨近午膳時間,隻見幾個青年男子款款而來。

走在最前邊那個,虎背熊腰,絡腮臉,一雙銅鈴大眼炯炯發亮,他就是平陽縣左都尉趙益。與他並排走著的那位身材高大,麵容俊秀,但眉眼間英氣凜冽,他便是安邑縣右軍校陶燁了。

南宮皓看見來人,忙忙迎了上來。此時,他並不認識趙益和陶燁,隻是與其中一個腰佩長笛的俊逸青年南宮清是本家兄弟。彼此見過,南宮清便向趙益和陶燁介紹了南宮皓,南宮皓又向他們介紹了蕭煦。彼此之間皆抱拳見過禮後,便謹然落座了。

蕭煦是親王,身份自是尊貴無比,理所當然坐在了最上首。南宮皓是左將軍,身份也是尊貴得緊,隻是此行之目的就是來拜請趙益和陶燁相助的。因此,南宮皓推讓了次首座,請趙益坐了。

初初相見,他們彼此皆是極為謹慎客氣。

待到美酒佳肴上了桌,一桌子青年才俊舉杯交錯,不一會兒,也都熱絡起來。畢竟是年輕爽性,幾番下來,也都真情流露,彼此喜歡了。

此時,隻見蕭煦端起酒杯站起來,向著趙益道:“將軍征戰沙場,年輕有為,小王最是仰慕不已,今番得見,實在有幸。小王敬將軍一杯。”說罷,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趙益也早站起來了,看見蕭煦如此謙卑,已有些感動,端著酒杯道:“王爺抬愛,在下感激不盡。早聞王爺是個爽性灑脫之人,今日一見,果然讓人敬愛。在下雖有赤膽忠心,但不得朝廷喜愛,說到頭,也不過一個庸碌之輩罷了。”說完,也一飲而盡。

適時,南宮皓也站起來,舉起酒杯敬了陶燁一盅。隨後,蕭煦也敬了陶燁。輪番下來,大家都耳熱麵酣起來。

南宮皓趁著大家正在興頭上,便將自己來意表明了。

蕭煦聽得南宮皓捅開了窗戶紙,不由得再加上一把力道:“小王知道兩位將軍有勇有謀,此番北上,小王也要奉旨而去。雖說小王生於皇室,可也是個知情重義之人,還望兩位將軍以江山社稷大局為重,重戰沙場,助小王與南宮兄一臂之力。至於皇兄那兒,小王今後自會為將軍多多調協。”

趙益和陶燁聽蕭煦如此說,早已心內感服。趙益高興道:“王爺如此看重在下等,在下也不能不知好歹。況且,在下曾是平王帳下的一名小卒,是平王一手調教了的,在下不敢忘恩。”

說起平王,蕭煦想起了二哥蕭淩。蕭淩征戰沙場,戰功赫赫,隻是如今隻肯做一個閑人了。蕭煦有些感傷道:“二哥英勇善戰,隻可惜如今再不願上陣殺敵了。將軍與二哥曾一同出生入死,便如同小王的兄長一樣,小王再敬將軍”。說完又端起酒杯喝下了滿滿一盅。

趙益沒想到蕭煦竟拿自己比作親兄長,頓時,心中一陣暖流而過,眼中酸澀起來。隻見他抱拳行過禮,道:“王爺如是說,在下實在不敢當。但憑王爺這份深情厚誼,在下也不能眼見著王爺北上赴險而不為所動。在下願意北上殺敵,以護王爺周全。”

蕭煦聽見趙益說得真切,也不由得興奮起來。直拉著他的衣衫讓他在自己身邊坐下。

陶燁見趙益已欣然同意北上,也站起來道:“既然趙兄願意前往,王爺對在下等如此看重,在下也無不願同去的道理。在下但憑王爺和左將軍的吩咐。”

南宮皓看見如此情景,不覺歡欣鼓舞,熱血沸騰起來。幾個人又暢快地飲過幾回。

南宮皓聽陶燁一口一個左將軍的叫著,隻覺有些見外,便笑著道:“如斯場景,陶兄隻管叫我南宮老弟罷,一口一個左將軍,倒讓我覺著如臨大敵似的,喝酒都喝不痛快呢。”

大家聽著,都哈哈笑起來。蕭煦也道:“如此歡喜場合,大家就不必拘禮了,就兄弟相稱吧。”

南宮皓拍掌讚同道:“此提議甚好。趙兄年長,陶兄次之,過了就是我,王爺年紀最輕。我就叫趙兄大哥,陶兄二哥,王爺四弟,行嗎?說著,轉過頭看著蕭煦。

蕭煦笑著道:“如此最好。”說完,對著他們幾個分別恭敬地叫了“大哥”,“二哥”,“三哥”。

趙益和陶燁也懷著感奮的心情彼此叫過了蕭煦“四弟”和南宮皓“三弟”。

一時,大家比從前又更親近地飲過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