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天氣陰雨纏綿。常寧殿中黃葉鋪地,庭院兩邊芳草萋萋,秋便是這樣愈加濃厚了。
每日裏,我和蘭筠,紫月還有其她幾個姑娘一組,跟著崔姑姑學習宮規禮儀。而薛雪梅她們那一組,自然是由孫姑姑教習了。崔姑姑年近三十,性格和藹,對待我們皆是溫和又不失嚴謹。一連幾天均是練習請安,行禮之動作。屈膝,跪拜,磕頭……,如此種種,崔姑姑都教得極細致認真。
她一壁給我們示範,一壁喃喃道:“各位常在別看這一屈一行十分事小,殊不知有時關係命脈前程呢。奴婢在宮中多年,見了多少娘娘主子折損在這些言行小事上。”
聽著崔姑姑語重心長之語,我們也不忍偷懶慢怠。雖是全身酸乏無力,也隻得強撐硬挺,慢慢挨著。
這一日起來,雖是蒙蒙迷霧,雨卻是止住不下了。我們早早地準備就緒,等著崔姑姑來檢閱昨日教習的“輕移蓮步”。
“蓮步”是女子行走的步法,“輕移蓮步”是極難學習的,但崔姑姑說,學好了走起路來便如風拂蓮,婀娜娉婷,其輕盈之態美不勝收。
我從小在這些細膩之事上就不甚上心。因此,看著一旁蘭筠和紫月隻一招一式練得極細致,倒不覺十分好笑起來。於是,也隻得“貓”著步子跟在她們後麵。
練了不大一會兒,崔姑姑便過來了,見過禮,隻見她笑盈盈地對著我們道:“各位常在連日來也辛苦得很,今日天氣好轉,奴婢陪著常在們到後院逛逛,隻當是賞秋解乏,順便再講些宮規律例,以免日後行差踏錯,見罪上尊。”
我們聽得今日不要再對著牆壁彎曲跪拜,一時興奮起來,圍著崔姑姑親昵說笑道:“還是姑姑曉得憐香惜玉呢。”各人一嘴一句,哄得崔姑姑笑臉如花。一壁囑咐我們不能枉費學過的禮儀,亂了尊卑。一壁又禁不起我們撒嬌稱讚,隻得引著我們往後院賞秋而去。
雖已是百草凋零,萬物蕭條的時節。但此處畢竟是皇家的宮廷別院。滿目而去,雖有片片黃葉似翻飛的蝴蝶紛然而下。但一旁的翠竹,芭蕉並一簇簇藤蘿仍是濃蔭掩映,生機盎然,似乎秋的蕭肅與它們並無分毫關係。而那一邊,極目望去,最是秋色無邊,各色菊花競相爭豔,開得如火如荼。
崔姑姑一壁在前邊徐徐說著條條律例,一壁又囑咐我們要步態輕盈,行不透聲,笑不露齒。
我們且走且停,不覺已繞著院子遊逛了一圈。此時,已至正殿後門。我們自垂門而入,剛至殿中,便看見一太監模樣的人走上前來。隨後,隻見孫姑姑引著薛雪梅也急步而至。一眾人員剛剛站定,隻聽得那太監尖著聲子道:“皇後娘娘懿旨,各常在速至鳳儀宮請安。”說著,打了個千兒,便下去了。
眾人聽見是皇後傳召,都急速回到各自住所,換衣打扮起來。念奴打開箱子,翻箱倒櫃就要替我找出鮮豔衣裳。我笑著製止她道:“你幹什麼呢,不過是請個安,又不是去比美了。”
念奴更是焦急,一壁催著碧春替我梳洗,一壁手忙腳亂地拿出幾件色彩明麗的裙衫來。我轉過身,隻從衣櫥中取下前日內務府送來的一套淡雅宮裝。
念奴見我準備穿這個,不由的又氣又急道:“小姐當是去散步呢,穿得這樣素淨。別的常在們肯定都是盛裝前去的,小姐隻穿這個,等會不是一下子被她們給比下去了。”
我輕輕敲一下她的腦袋,道:“俗話說,人怕出頭,豬怕壯。你想讓我一下子就被人捉住,成為別人的把子麼。”
念奴聽我說得滲人,凝思片刻,笑著道:“還是小姐想得周全,這隻是去見皇後,又不是去見皇上,不必打扮得太過豔麗,無端引起別人的注意。更何況,我家小姐天生麗質,美貌傾城,若是再精心打扮,豈不是要賽過皇後去,令她無地自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