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2)

此時,錦丘關內,趙如陵將軍已經將關內所有軍隊集結起來防守錦丘關。“趙將軍,現在戰況如何。”趙如陵聽到聲音從中軍帳外傳來。趙如陵抬頭一看,是朝廷新調來的寧東統領袁文翀。“是袁統領,前線戰事不利啊,如今我已整兵,欲往鬆摯滸,一舉扭轉之。“”可是據我看,如今曹基被圍,建成斡朵部圍而不攻,如果我們出關迎戰,他們若是攻打錦丘關該如何是好?因此此時我覺得應當死守錦丘關,不能有絲毫差錯。否則,斡朵人便可長驅直入,直抵京城。“袁文翀說道。”可是我們也不能不支援曹總兵,棄同袍於不顧啊。“”可是,錦丘關該由何人防守?若失錦丘關,則和昌錦防線必危矣。“”錦丘關之守軍,就招募昌遠,和山關,錦丘關勇猛之士防守,可上書皇帝,組建新營。如此便不會因全國調兵而傷及全身,因此這樣可以解決守備的問題。“”可是朝廷軍餉可能不夠啊,到時若是因為缺餉而軍嘩,那可就糟糕了。“袁文翀說道。

此時,曹倪霸進帳對趙如陵請示道:“子夢兄,軍隊已集結完畢,何時出發?”“萬萬不可出發,錦丘關守備薄弱,此時發兵不可啊。“袁文翀說道。”子夢兄切不可如此,棄同袍於不顧必會被我輩軍人所不齒,怎可如此?“”你純粹是匹夫之勇,若失錦丘關,即使救下曹基又能如何?““你這腐儒有何德何能讓我們拋棄同袍!”“你一介武夫如何知道應當舍小已取大,怎知道誰大誰小!若是丟了和昌錦,則京城危矣!“袁文翀怒道。

“別吵了,曹倪霸,退下。我自有安排。”曹倪霸隻得退下。“袁統領,我是否出兵請帶我思考,明日早上我必定會稟報,請統領先回去,等我稟報。也請統領上書朝廷。”趙如陵對袁文翀說道。袁文翀走後,趙如陵隻得坐在椅子上,思考著。

“子夢兄,你覺得該如何是好?”曹倪霸在袁文翀走後再次走入軍帳內。“我也不知道,袁文翀說得有道理,可是我們也不能放棄曹總兵。現在出關萬一錦丘關丟失就會被朝廷裏的人彈劾丟失錦丘關。但如果我們什麼也不做,讓曹總兵陷於重圍之中,不去救援同樣會被朝廷裏的人彈劾我們棄同袍於不顧。要是這樣,可以說無論我們做什麼,都會被朝廷裏的人彈劾。這群腐儒,不會打仗,卻敢直言兵事,真是我大楚朝一大禍端,此禍不除,我大楚亡國有日。”“可是現在該如何是好?”“是啊,現在如何是好,我們必須在保住錦丘關的情況下才能出兵,可是一旦確保了錦丘關的安全,出兵的兵力又不夠,這讓我如何是好。你去把所有千戶長交來,我要聽聽他們的意見。”趙如陵說道。“子夢兄,我覺得所有千戶長都不會選擇出兵。”“那也必須將作戰計劃告訴他們。”趙如陵命令道。

一刻鍾的時間,所有錦丘關內的千戶長及以上的軍官來到趙如陵中軍帳內。“諸位,現在曹總兵還在鬆摯滸與建成斡朵人周旋,他們正等待著援軍,因此我們必須發兵救援,可是一旦發兵救援,錦丘關守備便會不足。因此我們需要在保證錦丘關前提下增援曹總兵。因此,必須留下部分人守住錦丘關,訓練部隊。所以援軍我打算率領兩萬人,剩餘的一萬人留在錦丘關,防備建成斡朵人偷襲。誰願意與我一同前往鬆摯滸?“趙如陵剛說完,邊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觀望。“我願意隨子夢兄前往鬆摯滸。”隻有曹倪霸一人說道。“我等也願往,誓將斡朵人驅逐,以保關內萬民之太平。”當曹倪霸說完,所有軍官都附和道。“那麼曹倪霸營的軍官以及我營的軍官隨我前往鬆摯滸,剩餘人留下防守,錦丘關的守備就交給你們一萬人了,如果你們沒有守住這座錦丘關,後果是什麼,你們很清楚。我們今夜出發,爭取明日早上到達鬆摯滸。”說完,趙如陵便出中軍帳。

晚上,趙如陵已將軍隊集結在錦丘關內,趙如陵自己也在中軍帳內隨時準備出發。”趙將軍,果真要出兵?“”正是,袁統領,今夜便出發。我已留有兵力防守錦丘關,統領不必擔心。”“可是斡朵人來勢洶洶,此時增援無異於自投羅網,斡朵人必定埋伏妥當,隻等我軍一到,忽然殺出,那增援的軍隊即使不全軍覆沒,也難免會損失慘重。因此出兵之事還需謹慎再謹慎,萬萬不可輕舉妄動,那樣必然會遭到大敗,還請將軍三思。”“我意已決,不可更改。”“那麼,趙將軍,我現在以統領身份令你不得出兵。”“不可能,軍令不容更改。”“你說什麼,將軍不聽統領命令,理當斬首。”“你一個文官,不懂武事,安敢在此命令我。”“你敢壞先帝訂下來的規矩,你這是大不敬。”“把總兵丟棄的人才是大不敬。我告訴你,你這樣必定會將寧東的大業斷送。”“我……我上書給陛下,讓陛下治你的罪。”“隨你的便,但我一定會出兵的。”趙如陵對袁文翀說道。說完,徑直走出中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