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相伴青少年一生的金錢課
現在,青少年大手大腳花錢的現象比比皆是,特別是很多中小學生,根本不知道家長的錢是如何掙來,這說明我們對青少年的理財教育非常有限。從小讓孩子學習理財,必定會讓他們受益終身。
曾今上海團市委曾經組織過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上海92.8%的青少年存在亂消費、高消費的現象,具體表現為花錢大手大腳、盲目攀比,消費呈成人化趨勢;93%的學生缺乏現代城市生活經常觸及的基本經濟、金融常識,甚至不清楚銀行信用卡的服務功能,不知道銀行存款的利率等等。這反映出青少年的理財觀念尚未形成、理財能力不強等諸多問題。
花錢如流水。
許多孩子往往不清楚自己每個月或每年的開銷到底有多少,很少有孩子會記錄自己的開銷。記者曾有意接觸過一些孩子,驚訝地發現當今孩子們的開銷不僅超過了我們那個年代,而且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很多孩子表示:口袋裏的錢怎麼也控製不住,有錢就想花。一位高二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寫道:“我們每個人的支出就像堤壩決口一樣,一發而不可收拾。”這比“花錢如流水”更可怕。
讓我們先來仔細分析一下孩子們的開銷吧,然後再來看看怎樣幫助孩子們“節流”。
支出一:日常支出。
我們將孩子們的日常支出定義為每周都會有的支出,或者是每個月至少出現一次的支出。這類支出的特點是,每一次數額都不大,但次數頻繁,1個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零食——對於喜歡吃零食的孩子來說,幾乎每天都要有4元左右的開銷。如一袋薯片3—6元,大的果凍布丁2—3元、一包餅幹2—4元、一份冰淇淋1—2元、一瓶飲料2—3元等等。如果一個月按照30天計算,那麼零食費用大致為100元多者要達到300元左右。受到電視、報紙、雜誌等媒體廣告的影響,有的孩子專吃廣告食品、專喝廣告飲料。或者說,專門幫助廠商的廣告費用買單,難怪孩子們的零食費用會與日俱增。
音樂——現在幾乎百分之百的孩子都是音樂的癡迷者,對他們來說“物美價廉”的CD是最好的選擇。不少孩子要每周買一兩張左右,按照一個月四周計算,就是4到8張。現在市場上一張CD的價格是每張5元,而在一些中小學校門前,CD甚至低到了10元3張的價格水平。
影視——喜歡寬屏幕感覺的孩子們過一段時間總要看上一次電影吧!現在上海市內的電影院的門票價格基本上在20—50元左右。不同的片子,票價會有所差別。看一場電影,當然不會一個人去品味啦,往往成雙結對,買上一些零食,再加上交通費用,那麼平均每月至少也要花費在20元以上。如果,再買上一兩本電影雜誌,也要有10—20元左右的開銷。
動漫——孩子正處於青春年少期,當然少不了對動漫的癡迷。買一套動漫的影視碟片,或者每周買一本漫畫書,每個月的開支可能會在20元左右。以往一些大牌的動漫,像《聖鬥士》《七龍珠》《北鬥神拳》《籃球飛人》等等,也都紛紛改頭換麵,再度上市。很多動漫孩子都會買一套作為收藏。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體育——盡管現在很多學校都建成了自己的體育館,但是空間和開放時間都受到限製,所以孩子們還是會選擇去校外運動,一般都會在小區的運動場所。最主要的是價格便宜。例如打羽毛球,小區的場地基本在每小時10元左右吧。一個月運動兩三次,每次一個小時左右,開銷也不菲。
書刊——大部分孩子每個月都買一本其他雜誌,如數碼產品的雜誌等等,或者是買一本書,如果是運動迷,那麼一定不會忘記買《體壇周報》,在這方麵的開銷,估計一個月也要在30元左右吧!
手機費——中小學生也成了手機一族,但是基本上都是用來發短信而已,所以每月話費不高,基本上都能控製在50元以內。
其它——很多孩子還有一些特別的喜好,比如說男孩子收藏汽車模型啊,女孩子買一些小的發卡等等,一般不會有太多的開銷。
開銷列表1:(單位:元)
支出項目
金額
零食
100
音樂
10—15
影視
20
動漫
20
體育
20—30
書刊
30
手機花費
50
總計
250—265
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以上這些支出的,大部分孩子支出隻有其中的3到4項,還有的孩子很節約,全部支出可能都為零呢。
支出二:大宗消費。
大宗消費指的是學生一次性支出在100元以上的消費行為,如購買手機、運動鞋、請客吃飯等等。
人情——人情消費向長輩看齊。不少學生反映,他們的人情消費是從成人社會交往活動中學來的,尤其是跟長輩學來的。某初級中學一個初三學生,為了慶祝自己在初中階段中最後一個生日,發請柬,邀請了20多名同學,在市內一家小飯店開了兩桌宴席,據悉一次性花費就在400元左右。於是又引來一些同學爭相效仿,類似現象,不勝枚舉。學校老師普遍反映,如今不少中小學生崇尚高消費。一學生表示:“主要是由於麵子問題,別人請你,你不能不去,你去了,就不得不回請。還好這樣的次數不多,一學期也就一次吧!開銷盡量控製在200元以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