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萍是個通透的女人。從小至今,她這一路的經曆,自然而然讓她習慣了低調、轉向,相信命,雖然有時候性子有點急。
方園雖沒跟她細說自己這邊探路留學的進展情況,但這些天他的恍惚和欲言又止,使她大致明了,這事不太好辦。
普通人家小孩出國,本來就不會是好辦的。海萍對此想得明白。那麼就先好好中考吧。
今天晚上,她和女兒一起在算中考加分。這些加分,有的是為了加在平時綜合成績上,爭取保送生名額;而有的,日後則可以直接加在中考成績之上。
對照朵兒從學校帶回來的加分規則,海萍發現朵兒沒有幾分好加。不是優秀學生幹部,不是某某活動積極分子,沒有演講比賽、文藝比賽、體育比賽等等獎項,沒有小論文小發明,沒有見義勇為行為,更不是少數民族……
這些分值,每項2分至10分不等。算下來,朵兒隻有5分,因為她被評上過一次三好學生。
海萍說,還不錯,總算還有5分。
而朵兒鼓起腮幫子,對著台燈吹了一口氣,瞟了眼她媽,說,陶小燕陳海峰趙澤他們都加到30多分了,最高的是石建明,加到了45分,夏南妮居然有武術加分,誰曉得她怎麼搞來的,她跑個800米都跑不動。
海萍嘴上說,我們自己考吧,保送的學校你未必想去。而她心裏則在後悔自己當初沒在這方麵花心思,沒想辦法和班主任熱絡聯係,讓朵兒也當個小幹部,多給她一點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否則說不定也能多得幾分,如今中考都還沒開考,人家就已經有不少分了,就已經有差距了。海萍覺得自己和方園真的不太有心,有心的人早就在想辦法了,圍棋啦,畫畫啦,寫作啦,武術啦,演講啦,托人參加個比賽,又不是對抗明顯的項目,給小孩頒個名次,反正銀獎銅獎有那麼多人,自己和方園真的傻了。裸分當然吃虧,一分分要憑硬本事從試卷上掙,這1分平時要做多少道題目啊,差1分在全市至少要差100多名呢。這加分,讓他們在開考前已經站在不同起跑線上了。
海萍知道朵兒當然明白這些,她忙不迭地安慰,我們自己考,你有5分好加,也是不錯的,一定有不少同學還沒有哪。
朵兒還在看那張加分規則表格,她突然抬頭對媽媽說,我還可以加5分。
怎麼又有5分?
小女孩指著表格,說,全市中學生作文比賽獎,我有一篇也得過。
沒聽你說起過呀。
小女孩居然淡淡地說,有什麼好說的。
讓海萍好奇的是,從來都沒感覺女兒會寫作文啊,她居然得了作文獎,那是一篇怎樣的作文呢?
小女孩說,寫的是關於夢想的。
小女孩朵兒和母親海萍性格很像,是內向實在的那類小孩,平時在校言語不多,作文這類涉及表達的,表現一般,她比較擅長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