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未必真豪傑。讓我感動的還有一位從軍四十多年的將軍,在眾目睽睽之下抱著我的雙肩說:“老弟,你的《孝心不能等待》讓我老淚縱橫。我已經讓辦公室給機關的幹部每人送上一本,好好地讀一讀。”望著將軍那一臉的動容,聽著他複述書中的細節,心中湧起的感動卻說不出來……值得銘記的是,《孝心不能等待》剛剛問世一天,舉世震驚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發生了。在前往四川災區一線慰問的那些永生難忘的日子裏,在汶川、漩口、映秀,在郫縣、彭州、都江堰,在什邡、綿竹、德陽,在安縣、江油、平武、北川、綿陽……麵對那一堆堆的斷壁殘垣,聆聽著那些罹難家庭的悲情,看到那些痛失父母的兒女和孩童,感傷的淚水在我的心底深處湧流……凝望著那一幢又一幢支離破碎的樓房,一處又一處被滑坡的礫石吞噬的院落,一個又一個讓堰塞湖水淹沒的村莊……我噙著滿眼的熱淚,向著大地,向著群山,向著蒼天發問:
“走在黃泉路上的母親,昨天,您的兒女為您過上最後一個母親節了嗎?
……假若不曾有過,那就以我這本用淚水和真情凝成的日記去祭奠這些九泉之下的靈魂,以告慰天堂裏所有的母親!”
真情有淚,孝心無疆。國之難、家之殤,當此際,孝心與愛心尤為可貴。孝與愛,不分性別,不論年齡,不分族群,不論地域。它是人類共同擁有、亙古不變的聖潔情感。孝心的真諦是愛,孝心的本質是愛,孝心的源泉還是愛。讓孝心永存,讓孝心常在,讓孝心無價,讓孝心無疆。友愛、至愛、慈愛、仁愛、博愛……為了不再有愛的沙漠與荒原—孝與愛,豈能等待!
2008年6月23日子夜於重慶
再版後記
《孝心不能等待》的期待自2008年5月11日(母親節)《孝心不能等待》(以下簡稱《孝心》)出版,到今年(2013年)5月11日作者簽署再版圖書出版合同,恰好是整整五周年。
五年中,《孝心》總共印刷了四十個版次,最集中的時候幾乎每月都要加印一次。
五年中,《孝心》曾被重慶作家協會和重慶出版社推薦參加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和魯迅文學獎,並分別於2009年獲得重慶第二屆讀書月“十佳渝版圖書獎”和2010年第十一屆重慶“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五年中,《孝心》先後被人民日報,人民網,中央電視台《子午書簡》,香港鳳凰衛視“書途同歸”欄目,重慶廣播電台,重慶日報,重慶晚報,華商晨報,遼寧青年,遼沈晚報等許多家中央和地方的媒體推薦和選登過。
五年中,《孝心》成為新媒體互聯網的兩大搜索引擎——百度、穀歌和幾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雅虎、網易、騰訊的搜索詞,它們都設置了專項頁麵,把來自四麵八方、海內境外的各種反響網羅在《孝心》的詞條下,林林總總,不斷更新……五年中,《孝心》成為眾多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民營企業、大學、高職、中學、小學的感恩教材。許多單位開展了讀書、征文、演講比賽活動。更有不少企業家出資購書贈送給客戶、學校和災區。還有不少熱心的讀者自費購書贈送給親朋好友,甚至是海外學子或是晚輩人。更有甚者是常年把《孝心》裝在車的後備箱裏,遇上知音友人就送上一本。在這些忠誠的讀者看來,宣傳和傳播《孝心》是善莫大焉的義舉和責任。
五年中,《孝心》曾被一批企業家和有識之士試圖改編成其他的文藝形式,如:電影、電視連續劇、歌劇、話劇、交響樂、京劇,甚至於以《孝心》為主題的大型公益晚會,盡管這些嚐試由於主客觀原因未能如願。但是,他們為此付出的努力卻真心可鑒,令人感歎。
五年中,《孝心》的讀者遍及大江南北、男女老少。無數的讀者成為《孝心》的知音。他們對《孝心》的感動和泣訴常常讓我難能自製。因為在那一刻,他們讀懂了我彼時彼刻的心情和哀傷。這種共鳴的心弦是《孝心》撥動的。最讓人欣慰的是,許多人講述自己讀過《孝心》之後對父母態度的轉變和及時行孝的舉動。許多老師和家長驚喜地發現,孩子們讀了《孝心》之後真的變了。他們開始學習孝敬父母,感恩師長。獨生子女一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是《孝心》的最大收獲!
五年中,《孝心》盡管贏得了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內的廣大讀者的高度認同。但是,由於某些原因《孝心》一直沒有走向圖書市場,始終是一種訂單式的出版物。兩位年輕出版人季晟康和張博超幾年前就開始籌劃在下一個出版周期裏把《孝心》通過現代發行渠道和方式推向全國的圖書市場,使《孝心》與更多的讀者見麵,讓中華傳統孝道文化成為建設和諧社會的一種正能量,讓《孝心》成為感恩教育的必讀書目,成為人生的教科書。如今,鳳凰聯動的加入,使這個願景正逐步走向現實。兩位年輕出版人的願望和為此付出的努力,將是《孝心》的期待!
作者謹記2013年5月12日母親節於:沈陽皇姑區府興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