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漳河走蛟(1 / 2)

在中國很多省名字都很有意思,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其實山東山西都沒有搭界,真正的八百杆子都夠不到的,可能是有了兩南兩北,一東一西略顯孤單,拉上山東山西搭個伴。

雖然是毫無依據的調侃,但是在中國,什麼都講究,什麼都有說法,你比如說東南西北的道理就能講上一天一夜都講不完。中國人認為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南方屬火,北方屬水,中間屬土運化四方。這個世界就是金木水火土組成的,而金和木是可承載的,看得見摸得著,水和火是捉摸不定的,看得見,摸不得,水和火是人類最無法控製的,是會要命的,是無情的。所以中國人說吃東西,而不說吃南北,如果罵一個人,會罵他不是東西,不是東西那自然就是南北,南北是水火,水火無情!就是罵他無情。如果隻有河南河北,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那樣水火就過盛,可承載的東西勢弱,就無法平衡,如果不平衡,那就不叫“中國”,就得叫“偏國”“歪國”。

名曰河南河北,搭界自然分界,分界線自然是“河”,曰漳河。漳河有兩源,一名清漳河,一名濁漳河,看名字就知道一條河水流清澈,一條河渾濁,清漳河大部流水流經於太行山區的石灰岩區,泥沙較少,水較清。濁漳河流經山西黃土地區,水色渾濁。兩條漳河在河北西南角合漳鄉彙合成一條河流,成為了河南河北的分界線,向東彙入衛河,流入大海,我們在課文中學過的西門豹治理鄴漳河就是治理的這條河,這條河充斥著各種神秘而恐怖的傳說,特別是流經一個人工建成的大水庫,叫嶽城水庫,號稱亞洲第一土壩水庫。

聽爸爸說,修建水庫的時候是解放以後的十來年,60年代,是餓死人的年代,中國解放以來掙紮的時候。對我來說,那是一個紅色的時代,受影視劇的影響,覺得那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水庫原來是漳河邊的好幾個村落,響應黨的號召,村民們領了幾十塊錢的補貼就開始四處遷徙,對於原來的村莊的人們來說,望著2萬平方千米的“人工海”,那才叫滄海桑田吧。之後引入了漳河的水,變成了茫茫的一片水域,周圍沒有遷走的村莊變成了漁村,人們變成了漁民,個個變得水性極好,可是水庫總是發生種種的怪事。

早年的雨水特別多,水庫經常泄洪,洪水的時候村民聚集在壩基口,仗著極好的水性,從水裏撈點從上遊衝下來的東西,由於那時候民風淳厚但人民生活很是艱辛困苦,很多家庭都吃不上飽飯的那種,所以從上流衝下來的各種家具,木頭,木梁柱,沙發,小櫃子啥的,漂著的東西,各家各戶的會順手搶著撈上來,看家裏能不能用得上,我小的時候去村裏玩,還會碰到有人跟大人炫耀,誰誰在水裏撈著啥啥好東西了。

那年夏天,雨下的特別大,像不要錢似的嘩嘩的下,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普遍都遭了災,嶽城水庫十幾裏的大壩,水無情的流瀉著,竟然有了浪,水聲也咆哮起來了,卷著各種東西奔騰而來。村民在岸邊很多都不敢下水,隻有幾個水性好的在觀望,如果是有貴重的值錢的東西才下水去撈,裏麵有一個叫徐老粗的,從小在水庫邊上長大,為人膽大不羈,水裏的功夫那叫一個牛叉,都說人家在水裏能和魚比賽遊泳,在水裏踩水能露出半截身子,端一碗麵條在水上就吃了不帶吃力的,活生生的一個浪裏白條。他眼尖,老遠就看見一根大梁漂了過來,足足有水桶粗細,在水裏不停的上下翻滾著,這是岸上的人也騷動起來,都指著那條木頭,紛紛大喊:快!有條大梁,誰搶著就是誰的!徐老粗一聽紅眼了:“俺今年蓋房子,正好缺根大梁,誰也別跟俺搶,這條俺要定了!”人們都笑他傻憨樣:“有本事搶著才是你的,要是搶不著,嘿嘿,那就不知道它跟誰姓咯。。“徐老粗也不覺得人們在調侃他,恨恨的叫一聲:“那就是俺的“話音剛落,隻聽”噗通“一聲,他竟然一個猛子紮進去了水裏,人們還沒反映過來,就見他腦袋露出了水麵,徑直朝大梁遊去。話說大梁漂的速度也不慢,轉眼就見徐老粗遊近了跟前,一個熊抱,抱住了大喊:”瞧這一回誰還跟俺搶,我就看看...。。哎呀!!!”隻見大梁彎了起來,拱成了一個拱形,把180斤的徐老粗頂在了半空中,竟然在湍急的水流中停止了前進。還沒等岸上的村民看清楚咋回事,“大梁”一個翻騰,把徐老粗壓進了水裏,濺起了一朵很大的水花!“蟒!!不知誰叫了一聲,”岸上的人這才明白咋回事,一個個“媽呀”!“唉喲”!“”快跑啊“!四處逃竄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