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章 惟有情歌耐人聽(1 / 1)

1988年初春,鄧麗君去法國著名的海濱城市坎城度假,與她結伴而行的是台灣影壇玉女派掌門人林青霞。這兩位紅藝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同為三十五歲,同為未婚明星,同為情場傷心人,這兩棵演藝界的“長青樹”情同姐妹。不過,林青霞的性格更堅強,更敢於特立獨行。這不,在坎城的海水中裸泳,便是她的主意,鄧麗君總算又找回了久違的感覺:回歸大自然,無拘無束。

在坎城,鄧麗君最大的收獲顯然是結識了法國年輕攝影師保羅·史蒂芬,這位比她小了十多歲的大男孩有一手攝影的絕活,也正是憑著這一招鮮,成為了鄧麗君身邊的專職攝影師,在塞納河上,在巴黎的凱旋門和艾菲爾鐵塔前,在倫敦的劍橋,他為鄧麗君攝下了一幀又一幀倩影。後來,他還陪鄧麗君開演唱會或灌錄唱片,往返於巴黎——香港——台北三地之間。他們究竟是不是姐弟戀?任由記者磨破了嘴皮,問倒了嗓子,鄧麗君始終笑而不答。麵對媒體,她早學乖了,你不能透露一點消息,不能讓“鯊魚”聞到一絲腥味,隻要你丟給他們一根肉骨頭,狗仔隊就會得寸進尺,比餓狼更起勁地窮追猛打。不錯,保羅是她的異國弟弟,兩人關係非常親密,至於他是不是她的男友和情人,這關別人什麼事?她對於婚姻已不再存有幻想,演唱生涯也開始走向半退休狀態,身邊有這樣一位藍眼睛、白皮膚、英俊浪漫、孔武有力的小夥子朝夕陪伴,她會更有安全感,也使那些仍存非分之想的人望而卻步。盡管保羅很任性,有點孩子氣,但心地善良,非常看重他的中國姐姐,他為她拍照片,開車,當護花使者,無怨無尤。他明知自己不可能成為“真命天子”,也毫不介意。

1991年6月30日,三十八歲的林青霞在美國舊金山身披雪白的婚紗,嫁給香港時裝界巨子邢某人,此公是一位很有福分的商界精英,其前妻是社交界風采絕倫的張天愛。看了報紙上的消息,鄧麗君心有所動,但也就是那麼怦怦兩下。她從此徹底落單了。但她為好友找到歸宿感到由衷的高興。

1995年4月2日,鄧麗君與保羅飛往泰國古都清邁。多年前,她曾與男友郭孔丞來此地度假,觀看過凶殘的鬥魚表演,如今她四十二歲,身體已微微發福,舊地重遊,不禁暗自感歎“物是人非事事休”。兩年前,她患上了哮喘症,這種病發作起來很可怕,也有危險。在巴黎就醫時,醫生叮囑她多多靜養。然而,這一次,她重感冒未愈,便作長途旅行,哮喘病誘發的心髒病變成了致命殺手。5月8日是鄧麗君父親的忌辰,就在這天下午五時,保羅外出買水果未回,她突然感到異常胸悶,在房間大聲呼救,待賓館方麵將鄧麗君送到當地的朗姆醫院,由於路上長時間塞車,錯失了最佳搶救時機,她已經氣絕身亡。一代歌後就這樣香消玉殞。可悲的是,鄧麗君死後並未得到安寧,不少喪心病狂的記者仍樂得朝死者身上大潑汙水,賺取昧心錢,指證她為“國民黨間諜”者有之,暗示她與台灣某高官曖昧者有之,這些卑劣之舉使鄧麗君的歌迷無比悲憤。

多年前,專欄作家林燕妮在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的句子:“看見鄧麗君在舞台上拚命地唱,拚命地跳,我忽然間對她很同情。”隻有女人最知女人苦,隻有女人最知女人悲,鄧麗君為自己心愛的演藝事業犧牲得太多太多了,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付出了一個女人所能付出的最大代價。多少次,在冷雨淅瀝的紗窗下,鄧麗君的那首《千言萬語》聽起來如利爪撕心——

不知道為了什麼,憂愁它圍繞著我,

我每天都在祈禱,快趕走愛的寂寞。

那天起,你對我說,永遠地愛著我,

千言和萬語隨浮雲掠過……

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歌柳詞,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熱愛鄧麗君的歌曲。她特有的美麗是不朽的,是永生的,卻是不可複製的。她不遺餘力地歌唱人間真愛,那是令天下有情人無法忘懷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