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鑒霸主在外而安(2 / 2)

原來刑捕房在查案之時,通常會給凶手取個諢名,就好比當年的“雨夜人屠”,又或者“撕臉魔”。除此之外,刑捕房每立下一件案子,還會將其進行歸類,分為“”、“地”、“玄”、“黃”四類。其中“”字類是和朝局有關的政治要案,不提也罷,緊接著便要數“地”字類的殺人重案。而眼下這個所謂的“人廚案”被歸類到“地”字甲等,無疑屬於一等一的重案。

當下謝貽香忍不住將整個卷宗粗略看了一遍,頓時隻覺頭皮發麻。正如她方才的猜想,這個凶手果然是烹食人肉的凶徒,在六年間連環犯下三起案子。雖然前後隻有九個人喪命,但其作所為,簡直是人神共憤,令人思之欲嘔。謝貽香不禁心道:“如此惡心的一樁案子,為何要將卷宗送來給我?難道堂堂金陵刑捕房裏,竟找不出一個合適的捕頭來辦此案?”想到這裏,就在卷宗的末頁,忽然有一張紙條掉了出來,展開來看,上麵卻隻寫著十二個字,乃是“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看到紙條上的這兩行字,謝貽香頓時心中一震。這句話本是出自太史公的《史記》,春秋時的重耳和申生兩兄弟皆為晉獻公之子,後來晉獻公納狄女為夫人,新生一子,這位狄夫人便處心積慮地想要害死他們兄弟二人,好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王位。重耳得知狄夫人的圖謀後,便帶著幾個隨從逃離晉國,一路周遊列國,終於借秦國之力回晉國繼位,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而申生明知狄夫人有意加害,卻要固守孝道不肯離開故土,最終被狄夫人的讒言加害,落得個自刎身亡的下場。

記得除夕當夜父親叮囑二哥謝擎輝的時,也曾過同樣的一句話,謝貽香當時沒聽明白,但事後想來,早已聽懂了父親的意思。要知道皇帝既已謀害父親,是他斬草除根也好,是他自覺理虧也好,自然也會對自己和二哥心存顧忌,極有可能生出殺心,尤其是在漠北領軍的二哥。所以父親才會讓二哥連夜逃離,外出躲避此劫,便是源自這個道理。

而此時的謝貽香雖然還沒從悲痛中緩過神來,但心智依然健在,見到卷宗裏夾帶的這張紙條,頓時明白了對方的用意,乃是讓自己借著查辦這樁“人廚案”遠離金陵這個是非之地。想到這裏,她已隱隱猜到今日前來拜訪的刑捕房客人是誰,當即拿著這份卷宗起身出屋,親自到前廳接待。隻見前廳裏果然是一個身穿公服的中年女捕頭,正是去年在蜀地峨眉山上認識的那位嶽穎秋嶽大姐,如今也在金陵刑捕房裏擔任捕頭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