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千餘名百姓被得一子雙瞳震懾,又見天色暗沉、林間霧起,再聽到言思道這番言論,皆是深信不疑,士氣愈發高漲,紛紛叫嚷著要同倭寇拚殺,到最後竟異口同聲念起了假聖旨上的最後一句,齊聲高呼道:“殺了再說!殺了再說!”幸好偽裝成倭寇的一群綠林好漢早已得到吩咐,不等失態的得一子下令,當即招呼由五百餘名老弱百姓組編成的“朱雀”一隊自林中往北撤離。
謝貽香和孫將軍此時已回過神來,急忙搶上前去,各自攔下追逐中的得一子和言思道二人。言思道得孫將軍庇佑,這才停下來大口喘氣,藏在孫將軍背後笑道:“道長千萬息怒,方才確然是我不對……然則以鬼穀傳人的本事,原也不必依仗區區法器之利,不過一方玉印罷了,可不能因小失大,耽誤了剿滅倭寇、保家衛國的大事。況且‘玉碎’者,不‘瓦全’也,未必不是好兆頭,說不定便是東瀛倭寇盡數覆滅於此的口彩!”
得一子此時已收起那對血紅色的瞳孔,眼眶裏重新變回灰白之色,一張臉氣得通紅,說什麼也不肯善罷甘休,卻被謝貽香死死拉住衣袖。謝貽香也恨極言思道的卑鄙,但此刻的確不是和這惡賊翻臉之時,她正想著如何勸解,對麵的言思道又笑道:“謝三小姐,平倭大計的勝敗便在此一舉,生死今夜立判,可容不得絲毫差錯!倘若你家小道長執意要來與我為難,倒不如由你出手封了他穴道,或者是直接把他打暈過去,免得壞了大事!反正小道長的局已布下,可謂是萬事俱備,之後的事大可由我接手,吹響勝利的東風!”
謝貽香微微一愣,還沒來得及細想,身旁的得一子頓時停止掙紮,朝她厲聲喝道:“滾開!”謝貽香下意識地鬆手,得一子用力一抖衣袖,果然不再上前廝打,隻是狠狠凝視孫將軍背後的言思道,終於“呸”了一聲,兀自登上旁邊小山崗,再不理會在場眾人。
顯然,這場印碎風波便算暫時抹平了過去,眼見“朱雀”一隊的五百餘名百姓在一眾綠林好漢的率領下往北撤離,一路上不停吆喝著“殺了再說”,不過一頓飯工夫,便盡數消失在林間霧氣之中。孫將軍不敢怠慢,急忙號令在場軍士和百姓安靜下來,準備前往東麵一百三十裏處的顧雲城。
要知道得一子此番布局,乃是先讓由老弱百姓組成的“朱雀”一隊往北進行,吸引附近“劍道小兵法”和“甲賀忍術”的四百餘名倭寇前去追擊,再由偽裝成倭寇的一眾綠林好漢伺機動手,借助今夜這場大霧誘使兩股倭寇自相殘殺,令其困於林中。屆時這批倭寇定會以飛鴿傳書向顧雲城求援,合“劍道小兵法”、“甲賀忍術”和“中條一刀流”三方之力,少說將有兩三百名倭寇出城前來救援。
如此一來,趁著顧雲城中空虛,孫將軍這支由殘存軍士和精壯百姓組成的“白虎”一隊便將拚死攻城,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為求萬無一失,恒王一方屯紮在三門縣附近的一千援軍,也會成為此番“四聖”中的“青龍”一隊,由得一子安排的一位神秘將軍率領,一舉攻破顧雲城。說得直白些,便是由孫將軍的“白虎”一隊先行“啃骨”,再由得一子推薦的將軍率領三門縣那一千叛軍跟上“吃肉”。
然而事到如今,對於得一子的整個計劃,謝貽香始終心存兩處疑點。其一便是得一子安排的這位神秘將軍究竟是何方神聖?甚至連言思道也認定此人之才不在“白甲怒馬”孫將軍之下;其二便是僅憑“朱雀”一隊的微末力量,縱有今夜這場大霧加持,難道真能讓先後兩批倭寇合計六七百人盡數覆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