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匪反特16(1 / 2)

16

茶壘村會議後,恭城縣各地發生了一連串的血案。1950年1月19日,蓮花工作隊隊長劉祿盛從縣城返蓮花途中,在蜈蚣嶺遭匪攔截,他與匪英勇搏鬥,終被連砍數刀壯烈犧牲。1月24日,駐三江解放軍戰士9人,返回蓮花途中,在單竹遭匪伏擊,犧牲6人。同日上午,嘉會鄉泅安村地主何振德,糾集匪徒百餘人襲擊征糧工作隊。1月25日黃昏,匪首陳龍章率眾300人,從茶壘出發,過大嶺往和平鄉西去,天一黑包國了和平鄉公所,接著,槍聲大作,由於部隊和地方領導都麻痹大意,在遭到大隊匪眾有計劃的圍攻下,還認為是零星土匪作亂,還打電話向鍾祖培求援。鍾接到電話不禁暗喜還遮掩說:“我就派人來。”等駐和平鄉工作隊明白過來組織突圍,鍾匪已用機槍封鎖住大門,由於寡不敵眾,除隊長王宏家率鄭兢軍、小梁衝出包圍,向縣城奔去外,其餘隊員不是被匪打死,就是被打傷或俘虜。1月26日早上,鍾祖培化名“木哥”,將指揮部移至距縣城3華裏的路口村李家祠堂,“木哥”來了一道命令交給身旁的秘書長林績勳說:“時機已成熟,將這道命令迅速下達各鄉!”這道命令寫道:“按原計劃行動,立即圍攻縣城!”

由於情況突變,中共恭城縣委立刻召開緊急會議,確定“重點防禦,固守待接”對策,決定派兩個班搶占文廟嶺和武廟嶺兩個製高點,以交叉火力阻敵前進;立即在縣府大門構築工事,配備一個戰鬥小組阻擊敵人正麵進攻,以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為掩體,配備一個戰鬥小組,固守縣政府大院這道屏障;縣大隊一個班自告奮勇,接受保護老廟糧倉。布置好後,縣委書記田紀舫親率黨政軍幾位負責人到前沿陣地,鼓勵戰士們為保衛新生人民政權再立新功。夜10點許,城北的道公山上騰空燃起三堆熊熊烈火,匪徒們發出攻城信號。兩聲迫擊炮聲後,縣城四周槍聲大作,匪徒們左臂纏著白布條,分四路向縣城撲來。東路由鍾士奇、鍾雙福、鍾偉人、黃挽率匪眾600餘人,從鳳凰山、金雞寺、江欠村,東渡浮橋攻入興隆街。南路由歐十三、張興貴、莫癲子、陳榮仔率匪眾600餘人,由鵝山亭、燕子岩、獅子頭,南渡浮橋直逼十字街。北路由田民豐、李黑子、馮傑,劉漢光率匪眾700餘人,穿過李子園撲向文廟嶺。西路由餘繼光率匪眾200餘人,越過下裏洞,向窯缽嶺高地進攻,與匪首陳榮仔一股彙合後,向武廟嶺發起攻擊。匪徒們喊著“打進縣城捉縣長,殺光解放軍”“衝哬,搶啊,發洋財”等口號,一邊嗷叫一邊打槍。他們在興隆街、大和街,撞門破戶,鳴槍示威,擄掠民財,一時間匪徒狂叫聲、嬰兒驚叫聲、婦女老人哭喊聲,交織一片,亂成一片。市民歐明記9歲孫子被打死,槍傷市民陳盛溪10歲的小女,還當著親人麵殘殺了市民李國興、王碩俊等數人。27日淩晨3時,各路匪徒集結十字街,包圍圈縮小到縣政府四周,向縣政府發起攻擊。解放軍麵對數十倍於我之敵,沉著應戰,抓住匪徒隻有群膽而無孤膽,是烏合之眾的弱點,匪徒不接近不開槍,瞄不準不打,彈無虛發,一連三次擊退匪徒的狂攻,匪徒死傷累累,政府陣地屹立不動。

此時,在路口村李家祠堂坐鎮指揮的鍾祖培,接到前線戰報後,發出兩道命令:1.連夜從蓮花、西江、世平等地調1000多人增援圍攻縣城,搶奪武廟嶺陣地,以此為突破口,攻下縣政府大院;2.從自己身邊抽出精悍護兵30多人,配備機槍一挺前往助戰。27日拂曉,縣城上空出現此起彼伏的鬼叫般的海螺聲,這是執行鍾祖培的命令改變打法的信號。果然就有3000餘匪徒迂回到縣政府西北的武廟嶺下,進行重點進攻。武廟嶺高地是縣政府大院西側的製高點,固守該高地的九班戰士麵對山下幾千匪徒毫無懼色,連續作戰19小時,擊退匪眾10多次輪番進攻,最後彈盡力乏於上午11時主動撤出與縣政府主力彙合。由於武廟嶺高地失守,縣政府即受到匪火力嚴重威脅,縣委書記田繼舫審時度勢,立即做出誓死奪回武廟嶺陣地決定,九班戰士誓言要奪回陣地,在縣委書記田繼舫、縣委副書記賀萬年、副教導員叢明德、副指導員李樹亭親自帶領下,由七班火力掩護,出敵不意,分兩路夾擊匪眾,僅20分鍾戰鬥就奪回了陣地。接著,以猛烈火力,將潮水般匪徒驅逐到城郊的西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