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今年二十歲,身高隻有一米五,臉上還有塊嚇人的傷疤。
豆子十三歲就出來闖蕩江湖了,隻可惜他沒有身懷絕技,就為了混個肚兒圓。像他這樣的人出來跑活,又不會武功,受人欺負肯定是少不了的。為了謀生,豆子幾乎什麼活兒都幹過,但都幹不長。
豆子最近又嚐試了一個新行當——擦鞋。在這個城市擦鞋的有兩種:一種是有固定攤位的,設備齊全,稱為坐莊;另一種是沒有固定攤位的,拎著一個小袋子,裏麵裝著擦鞋的工具,到處招攬生意,稱為走莊。豆子沒有坐莊的資本,自然隻能走莊。
豆子天天拎著他那點兒可憐的家當,像顆小土豆一般在各個小飯館之間滾進來,又滾出去。有一天,豆子在一家小飯館招攬生意。他一桌一桌地問過去,轉了一圈,一個活兒也沒攬到。沒攬到活兒也就罷了,他的出現還惹得其中一個客人很不高興,抬腳一踢,把他手中的工具箱踢翻了,擦鞋的家當撒了一地。這家夥牛高馬大,就是坐著也比豆子高出半截。
“你……”豆子氣憤地仰起頭,怒視著他。豈料這情景看起來十分滑稽,引得滿店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那漢子得意揚揚,一揚手,“啪”地賞了豆子一個耳光:“你什麼你?老子喝酒喝得高興,你進來亂叫個屁呀?出去,出去,要不然老子一腳踩死你!”
豆子撫著半邊臉,仍是緊緊盯著他。
忽然,店裏一頓一頓地走進一個女孩,她關切地問:“豆子,你怎麼啦?”豆子回頭一看,原來是最近剛搬來住在他家旁邊的鄰居英子。
英子是個跛腳女孩,坐著不動不走,啥也看不出來,挺好的一個姑娘,一走,就全露餡了。像豆子一樣,她很小年紀就出來掙錢養活自己了。也許是同病相憐吧,他們才做了半個月鄰居,就已經好得稱姐道弟了。
豆子見了英子,有點兒慌亂,當下搖了搖頭,沒說話。英子拿開他的手一看,隻見這邊臉腫了起來,上麵還留著五個清晰的手指印兒。她輕輕地叫了一聲:“呀……”
豆子慌忙地避開她的眼光:“沒事,剛才有個客人不高興我進來……”說著快手快腳撿拾好地上的工具,轉身默默地走了。
英子追上他問:“豆子,你沒事吧?”
豆子笑了笑,說道:“英子姐,你別擔心,我真的沒事兒!”
英子還是不放心,遠遠看著他走進了另一家飯店,找到了一個活兒,這才轉身向家走去。
晚上,豆子回到家時,英子正在等他。今天是英子的生日,她買了好多菜和酒,在這裏她隻有豆子一個朋友,所以要請豆子過去吃飯。
兩個人不單吃飯,還喝了點兒酒。英子臉蛋紅撲撲地望著豆子,忽然說:“豆子,咱們背井離鄉出來打工,總是要受人欺負的,尤其像咱們這樣的……以後人家欺負你,你就躲得遠遠的,知道嗎?不論受了什麼氣,都不要跟人家較勁兒。”
豆子想了想,默默地點了點頭,又一笑說:“英子姐,你別為我擔心,早上的事我早就忘了,這樣的事對我來說太平常了。”
英子見他說得太輕鬆,反倒不相信他說的是真的。
“真的!”豆子見英子不相信,就把左手一舉,露出他戴在手腕上的一條手鏈,“我有一個法寶呢!”
英子“撲哧”樂了:“這是什麼法寶呀?”
豆子告訴她,這小珠子是用黑欖的核做成的。把黑欖核砍去兩端,再取出裏麵的仁,用線把中間那一小段穿起來,可以做成手鏈、項鏈,原是農村小孩子玩的東西。他家裏很窮,十三歲那年父親就把他趕出家門,讓他自己養活自己。離家的時候,母親哭著追出來,特意讓他戴上這串手鏈。
英子盯著他的手鏈說:“怎麼隻有一顆珠子呀?”
豆子看了一眼手鏈,低聲道:“我從家裏出來的時候,這條手鏈可以在手上繞三圈,不多不少正好有一百顆呢。出來這麼多年,越取越少,昨天還有兩顆……”
英子疑惑地問:“你取它幹什麼呀?”
“因為……”豆子眼眶紅了,“我娘叮囑我,如果在外麵受了欺負,就取一顆珠子下來,扔掉它,就當把受的氣扔……”
英子愣了半晌,明白了豆子為什麼說這是個法寶。她緊緊盯著他的手鏈,喃喃道:“隻有一顆了呀,隻有一顆了呀!”她突然一驚:“珠子取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