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落難
清末,吳江陽澄湖邊住著一個吳老漢。有一日,他在湖裏掏得幾條泥鰍,捉得幾隻螃蟹,歡天喜地拿回家,煮成一鍋,在院子裏擺了桌子,自斟自飲,甚是快活。
那螃蟹沒什麼肉,吳老漢人老齒鈍,隻撬開蟹蓋,胡亂吃得兩口蟹膏便罷。正自感懷呢,忽然聽得有個聲音叫道:“暴殄天物!唉,螃蟹不是這麼吃的!”
吳老漢一驚,四處環顧,卻不見人影,於是問道:“是誰?”
過了一會兒,從一邊的瓜棚下鑽出來一個年輕男子,走過來說道:“老伯莫慌,我不是壞人。”
年輕人年紀方二十出頭,穿著十分華麗的衣裳,卻滿是泥塵汙垢,下麵還打著赤腳,臉色憔悴,顯得十分狼狽。
他來到桌前,連連道歉。原來他早藏在瓜棚中,眼見吳老漢在吃蟹,全然沒有一點章法,忍不住叫出聲來。
當時慈禧太後西逃,八國聯軍殺進城,北京亂成了一鍋粥。吳老漢見他文質彬彬、細皮嫩肉,估計是個逃難的富家少爺。
吳老漢原是北方人,入伍多年,在一次作戰時傷了腿,解甲歸田。隻因家中無親無故,索性到處漂泊,最近才在陽澄湖邊住下。想到國家命運堪憂,吳老漢也不禁微微歎息一聲,問道:“你說螃蟹不是這麼吃,那該怎麼吃?”
年輕人張了張嘴,卻又忍住了。盯著盆裏剩下的兩隻螃蟹,臉上滿是惋惜,輕輕歎道:“哎呀,這是正宗的陽澄湖蟹,且是雄蟹。所謂九雌十雄,眼下正是十月,雄蟹膏多肉肥,老伯卻如此草率,未免……未免有些糟蹋了。”
吳老漢哈哈一笑:“你要是喜歡吃,就拿去吃吧!”
年輕人大喜,連聲道謝,拿起了螃蟹,卻沒有立刻吃,咽著口水說:“倘若方便,還請老伯給碗飯吃。”
吳老漢笑著答應了,當即淘米燒飯。年輕人顯然是餓極了,連吃了三大碗飯,這才放下筷子。吳老漢見他不動螃蟹,便問他為何不吃。
年輕人說:“我要留著晚上再吃。”說罷居然把螃蟹放進了懷裏藏起來。忽然,年輕人撲通朝吳老漢雙膝跪倒:“老伯救我一命啊!”
吳老漢見慣了風雨,不慌不忙,叫他起來坐下,淡淡地說:“你先告訴我,你什麼來曆?要是有一點瞞藏,就請你立刻走人。”
年輕人猶豫了片刻,眼中掉下淚來,舉袖一抹,便說了出來。原來他住在蘇州,姓沈,老父原在天津做將軍,在抵抗八國聯軍入侵時戰死。沒想到朝庭追究責任,老父竟被做了替罪羊,累及家人,滿門被斬。幸好他當時正與朋友在湖中遊玩,收到風聲,這才撿得一條小命,一路輾轉流落到此。
吳老漢不禁又是一聲長歎。慈禧那個老娘們還不知天高地厚,要對全世界宣戰哩!哪知沒打幾天,就讓人趕跑了。
他無牽無掛,也不怕擔當什麼罪名,就對年輕人說道:“沈少爺,既然這樣,你就在老漢家暫且委屈一下吧。我這裏沒有外人到來,隻要你不露麵,不會有人知曉。”
沈少爺感激不已,又說他老父在朝庭還有一位至交,是李鴻章的門生,待事件平息後,當會盡力為他斡旋。倘若他沈家能重見天日,一定會重謝吳老漢。
東山再起
吳老漢隻哈哈一笑,自然不把話放在心上。第二日,吳老漢起床出來,沈少爺仍在廳中睡得香沉。走到院子一看,昨晚那兩隻螃蟹還完整無缺地擺在桌上。他心下奇怪,這人見我吃螃蟹,連呼糟蹋,送給他卻又不吃。
想著,隨手拿起一隻螃蟹,卻感覺不對勁,螃蟹輕得出奇。一怔之間,螃蟹掉在桌上,散成了幾塊。吳老漢拿起另一隻,也是如此。他湊近仔細一瞧,才知道螃蟹分明已經被人吃過了,隻剩一個空殼,裏麵的肉都不見了。
吳老漢怔了怔,心道,這少爺的牙齒倒是厲害,莫非是蟲精變的,把肉吃得這麼幹淨,殼卻一點兒也未破損?
自此後,那沈少爺就住在吳老漢家,寸步不出,有時也跟吳老漢去湖裏打魚。倘若捉得螃蟹,他就會興高采烈,又央求吳老漢去打黃酒。但他總不願當著吳老漢的麵吃蟹,而是等吳老漢睡著,這才悄悄地起身蒸螃蟹。吳老漢早上醒來,桌上就會擺著整整齊齊的螃蟹殼。
吳老漢曉得他有些古怪不願示人,但也沒怎麼在意。
過得幾個月,有一日吳老漢從湖中返回,卻不見沈少爺。等到中午,突然響起一陣馬蹄聲,沈少爺欣喜若狂地騎馬跑回來了。原來他冒險進了一趟城,並且打探到了關於自己家的好消息,並且還見到了尋找自己的老家人。
沈少爺跳下馬,歡天喜地地說:“我沈家終於重見天日了!我這就馬上回蘇州去,特地回來跟您辭別。”說罷,從懷裏摸出一個小巧的盒子,感激地說:“吳老伯,多謝您的收留救命之恩。我出逃時身邊隻帶著這件東西,現在送給您,聊表心意!”
吳老漢隻推辭得兩句,沈少爺把盒子往他懷裏一塞,飛身上馬,匆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