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湖底撈月,夢回大唐(1 / 1)

李白者,四川省江油市人也,公元一九九一年生。

幼時父母貧困,因居於大唐李白故居,故期孩兒能有先人之博學多才,遂為兒取名李白。

白幼時愛讀書,涉獵甚廣,以卡通漫畫,古風武俠居多,心向往之,常於夢中化作書中角色。古人曾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白以為古人誠不欺己也。

少時入學,其師嚐問白曰:“你有什麼夢想?”李白答曰:“吾願為白褂醫者,救死扶傷,懸壺濟世;吾願為科技學者,研究發明,開拓創新;吾願為師,為人師表,桃李成蹊。”其師聞白誌向高遠,深以為不凡,遂曰:“白當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有朝一日定可上清華北大。”白聞之甚喜,常與家戚鄰裏明誌:“來日吾將於‘青蛙’大學求學。”旁人聞之莫不稱讚:此子定可大有所為。

家境貧困,父母常使白相助於家務農活,白甚疲憊,然仍不忘學,於學校考試中仍可名列前茅。

入學十載,白以中學榜眼身份得入高中。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白入高中方知世上分數高於己者甚多。驚訝之餘,白於學習中不留餘力。白心中有念: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努力之下,終有一日分數可重歸前列。

功夫不負有心人,白雖無緣‘青蛙’大學,也得以進入川大進修。川大者,985高校是也。

大部分人要我學習去看世俗的眼光。

時光如箭,歲月如梭,轉眼間李白已經來到大三下學期。這是一個在常人眼中應該忙起來的季節,或者投出簡曆找一個實習,或者繼續學習準備深造,身處在這個時節,李白也試著學習如何工作了。

我認真學習了世俗眼光世俗到天亮。

也許是從小的夢想誌存高遠,造成了現實麵前李白的不知所措。沒有人再談起孩童時的願望,沒有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沒有研究發明,開拓創新;沒有為人師表,桃李成蹊——李白學習到的無外乎‘錢途’。李白認真的學習了世俗眼光,卻內心不免感傷,躊躇之下他買上一瓶二鍋頭,於明遠湖畔獨酌,想要熬到天亮,意欲看到曙光。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不由感慨,這酒怎地是不能解我心頭之愁悶?

要是能重來,我要學李白,幾百年前做的好壞沒那麼多人猜;

要是能重來,我要學李白,至少我還能寫寫詩來澎湃,逗逗女孩。

這個時候又有誰能體恤我的心情?李白昂頭灌入一口烈酒,將酒瓶高高舉起,看著路燈下波光淋漓靜謐幽美的明遠湖水,帶著酒勁高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嗨喲,你以為你自己是李白哇!?”明遠湖邊的小樹林中有聲音傳來。

“你咋子曉得我不是哦?!”李白鬱悶了的再次灌了一口二鍋頭,他就是李白,大唐李白的‘李’,大唐李白的‘白’。

“喲。你是李白你咋子不寫詩哩?”

“誰說我不會寫,你等著,老子現在就寫起!”

“瓜娃子!你寫哩也叫詩?老子回去睡覺去咯!”

“龜兒子,趕緊給老子滾!”

小樹林中一陣窸窣,再也沒有了回聲,抬頭仰望空中,沒有皎潔的月光,對影成三人都成了一種奢望。李白從口袋中掏出打火機,拿出一支熊貓點上,“不就是寫詩麼?”

《煙》

一炬煙火明亮,

一口感人肺腑。

一吐青霧氤氳,

一彈灰飛煙滅。

李白叼著熊貓依靠在明遠湖畔的紅欄杆之上,耳畔中又傳來手機中李榮浩懶洋洋的歌聲:

要是能重來,我要學李白,創作也能到那麼高端被那麼多人崇拜!要是能重來……

夜悄悄的深了,校園都安靜下來,靜謐的明遠湖水於黑暗中升騰出一陣氤氳的薄霧,觀之甚是好看。

醉眼朦朧的李白忽的看到明遠湖水中倒映的一輪明月,“嗨呀,看來月亮也不想讓我一人獨酌啊!”李白昂頭,舉瓶,“來,幹了這杯二鍋頭!”

“咦?”天空中隻見點點的星光,哪有那月亮的蹤影,李白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喝多了,錯覺!”

“咦!”再次低頭,李白卻看到那躺在明遠湖水中的皎潔明月,“啪,啪,”李白給了自己兩個耳光,湖麵上明月依舊,“啥子哦?”

疑惑的舉頭又低頭,李白來來回回看了三遍,才確信自己沒有看錯,“嘶……”又掐了自己的大腿,李白確定自己沒有做夢。

“奇怪,奇怪。”李白脫掉T恤,將口袋裏的物品用衣服包好,放在湖畔的欄杆之上。

撲通一聲,李白縱身一躍跳入明遠湖中,朝那輪明月遊去。

湖水的冰涼緩解了醉酒的燥熱,來到那輪明月的地方,李白發現那月光竟來自湖底!

“悉……”李白將胸腔吸滿一口伴著淡淡魚腥味的空氣,朝湖底潛去。

近了,更近了,李白的指尖,觸碰到了那輪湖底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