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昌明主簿(1 / 1)

日中時候,太白酒家的門口走入四名身著官服,腰間佩刀的官兵。正在與桌上眾人飲酒暢談的李白抬頭望了一眼,不由心中暗自低估一句:城管來了!不過他倒也不擔心這幾個官兵砸他的場子,說不定這幾位官兵也是太白酒家的客人。

為首的那名官兵掃視了一眼,問:“李白何在?”

這下李白呆了,這幫城管來這的目的原來是自己,想來自己也沒犯什麼事啊?李白從桌上站起,弱弱的說了聲:“在下李白。”

那官兵一手握著刀柄走到李白跟前,雙手抱拳躬身:“李白公子,縣令讓我來請你到府中一敘。”

眾人給李白投來了擔憂的目光,但是李白本著行得正坐得端的道理倒也泰然若之的起身跟官兵去了。

昌明縣衙門,看起來不是多麼恢宏,卻也顯得十分威嚴,門口的那麵大鼓鼓麵有著陣陣擊打的痕跡。李白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這裏,前些日子已經到過此處登記了自家的一些個產業。

因為是縣令有請,不需要對峙公堂,李白直接跟隨著官兵去到了後院,那是縣令一家居住的地方。

院中喝茶的中年,體型稍微發福,留著不算濃密的八字胡,身前官兵上前通報了一聲:“縣令,李白已經來了。”

目前尚是一介布衣平民,李白去到縣令五步遠的位置,作揖:“在下李白,見過縣令。”

縣令朝著李白端視幾息,起身相迎:“李白公子不必多禮,過來喝茶。”又給李白倒上一杯茶水:“鄙人張誦雅,久仰公子的才名,今日得見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李白微微一笑,看來自己這‘網紅’當的不錯,如今都傳到了縣令耳中了,但根據我國長久以來的謙虛傳統,謙虛道:“李白自認才疏學淺,是縣令過獎了。”

張誦雅對於李白的謙虛態度十分受用,不由咧嘴笑道:“公子謙虛了。”

李白抿了口清茶,問:“不知縣令找我前來所為何事?”

“那我就直說了,”張誦雅捋了捋山羊胡,回答:“公子的才名在昌明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這縣衙缺了一個掌筆的主簿,想請你過來,不知你意下如何?。”

主簿?這是一個縣令手下掌管文書的官職,雖然是幾品官員李白不是十分清楚,不過想來也不大,否則也不能讓這七品縣令直接任命,斟酌一番,李白恭敬道:“承蒙縣令賞識,李白深感榮幸,不過這出仕之事我還是要考慮一二。”當然,李白不能說是你這官職太小了,否則那也太不給縣令麵子了。

張誦雅心想這讀書人做決定也是麻煩,我平白給你一個從九品的官職你還要考慮一下?心中有一絲絲不悅,但也不好意思直說,畢竟這李白才華還是有的。又與李白隨意聊了幾句,便讓李白回去了。

李白回到了太白酒家,一番打聽之後得知這主簿是一個從九品的官銜。這從九品的官銜是在是官職中最低的一等,不過這官職雖小,李白得來的也是毫不花費功夫。要想造福蒼生,當官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何況出仕一直也是父親李客對自己的期望所在。仔細考慮了一番,李白還是決定暫且去當一當這個昌明縣主簿,一來是先去試試這在大唐做公務員的滋味,而來也是本著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的道理,這主簿雖小,但也是高飛的基石。後世有句俗語叫做別拿豆包不當幹糧,李白心想憑借自己領先千年的那份機智,步步高升那不是遲早的事情麼?

打定了注意,李白把消息告訴了王元寶等人,第二天就再次拜訪了昌明縣令張誦雅,一番客套之後表明了自己願意接受主簿這個職位的意圖。

張誦雅也是相當高興,甚至喊來他那夫人拿出他之前所做的一些個詩詞前來讓李白評閱。這縣令所做詩詞倒也直白,李白雖然厭惡溜須拍馬之道,但也不好折了這縣令的麵子,挑出一些個勉強說得過去的句子吹噓一番,惹得張縣令是高笑連連。

好不容易從縣衙出來,李白終於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自言自語道:你別說這溜須拍馬之道還真是累人,看來不適合我。不過今天也算是得到了縣衙主簿的任命了,從今以後,哥大小也是個從九品公務員了。

李白想著自己上任之後一定的盡快做出成績,體恤百姓是自己應該做的,明察秋毫那是自己福爾摩斯白應有的……不過這主簿的月供還真是少,也就八兩白銀,都不夠自己喝酒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