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哼唱的音樂敏感期
英國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才華橫溢了。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具備與生俱來的才能,這就是我們日後學習的願望和學習的能力。當孩子發現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會創造出一種叫“音樂”的東西時,他們便進入了音樂的敏感期。
在音樂的敏感期,孩子會用音樂的方式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生命感受:
3個月的我,最喜歡媽媽抱著我,輕輕哼歌給我聽。當媽媽不理我的時候,我就放聲大哭,如果媽媽隻是很煩躁地抱著我走來走去,遺忘了給我唱“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這個程序,我就會哭得更厲害。
我6個月大了,一覺醒來沒看到媽媽,就哇哇直哭。即便爸爸講故事給我聽、拿玩具打發我,我也不吃這一套。咦,不知怎麼的,爸爸突然碰了我的玩具電子琴,這動聽的旋律就像媽媽抱著我時哼唱的歌,我不哭了,爸爸也鬆了一口氣。
快兩歲的我對音樂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學大人唱歌。外婆教我《世上隻有媽媽好》,我輕而易舉地會唱:“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一次,媽媽回來了,外婆唱到“世上隻有……”故意停住,我呢,立馬接上“媽媽好”。媽媽親了親我,說了聲“謝謝寶貝!”可是,後來媽媽聽多了說我是條件反射,說我像隻小麻雀,唧唧喳喳不停歇。我已經有自己的思想了,真記住了歌詞和旋律,所以才會自然地接唱,好想反駁她!
我已經4歲了,能完整地唱一首歌了——《小燕子》,身子也會隨著韻律扭來轉去,每次這麼小露兩手,總會贏來一片掌聲。雖說我很喜歡唱這首歌,可是我不喜歡每次一有客人來,媽媽就推我出來叫我演唱,就好像學唱歌就是為了表現自己似的。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故事,當我們再次梳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音樂的感受、認知與發展的軌跡時,便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
兩歲的幼兒能夠把握節奏;3~4歲的孩子開始對簡單而重複的旋律感興趣;5~6歲以後,孩子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而且能夠自發地用動作表達出來;6~8歲時,孩子已經能夠深深地沉浸在音樂中了。
很顯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不僅僅是用聽覺在感覺音樂,還在用整個身體的肌肉和心靈去感覺音樂,而隻有身心兩方麵真正投入到音樂中時,孩子對音樂的感受與理解才是真實的、生動的,同時,由此產生的動作也才是充滿生命的,而這一切皆源於孩子對音樂的渴求。因此,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對其施以不同的音樂教育,才是父母最需上好的一門必修課。
而孩子的音樂敏感期大多出現在4歲左右。在這個敏感期,孩子很喜歡親近音樂,等待或尋找特別的音樂環境,實際上,這個具有藝術天性的群體正在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感受,用自己特有的藝術方式和思維方式表達他們對眼中世界的真實感受,毫無疑問,這對發展他們潛在的音樂天賦大有裨益。事實上,這也在暗示我們父母,隻有耐心地觀察、真誠地接受孩子的這一自然天性,才是為人父母培養孩子最應該做到的。
豐富的情感表達敏感期
事實上,孩子的內心世界遠比我們成人想象的複雜,然而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成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也並不是所有成人都能以孩子的方式與之溝通交流,並幫助孩子度過一個又一個關鍵時期。
孩子4歲半的時候,母親去外地學習,每周周末回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