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人點了點頭道:“小哥悟性甚高,想必也是與佛有緣之人,隻是兩者雖然有相同之處,卻也有異曲同工之別。少林雖然以慈悲為懷,可是卻宣揚武力,遇到不平之事,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若是實在說服不了,便隻好用武力解決了,歸根到底還是逃不過那些江湖恩怨,而這裏卻從不動武,絕不做傷人之事。”
他頓了頓道:“當年我佛釋迦牟尼在寶塔山下漫步,一隻饑餓的鷹追捕逃命的鴿子至此,鴿子見到佛祖迅速鑽入他的袖中。佛祖擋住鷹道:世上萬物都應該相親相愛,你這樣凶殘地追捕無辜的鴿子太不應該了。鷹說:大慈大悲的佛祖嗬,我也知道不應該殺生,可是我已經三天三夜沒有進食了,不吃鴿子就會餓死。請佛祖救我。佛祖毫不猶豫割下自己身上的一片肉喂給鷹吃。鴿子得救了,鷹也得救了。”
風清揚又是一怔,心道:“這個故事怎的跟師娘講的佛祖以身伺虎有些相似?莫非是這老人忽悠我的不成?”
正詫異間,他卻又聽到那老人道:“我們的祖先,想必就是受益於我佛慈悲,卻又不願宣揚武力,這才效仿了佛祖之法,當真是用心良苦。”
眾人聽老人講到這裏,許多人都開始唏噓,望著這池內的白骨流淚,似乎這裏麵就有著自己的祖先一般,使得風清揚又是一怔。
接著他又看到眾人手中拿著的木棍,農具之類的東西,仍是半信半疑道:“老丈說的雖然很動聽,可晚輩卻仍然不敢相信,你口口聲聲說以德服人,可這些人手裏拿著的東西,難道就真的不能傷人嗎?”
那老人聽風清揚說完,不由也回頭看了看他們手裏的工具,輕聲笑道:“小哥所說不錯,任何東西到了不同人的手裏,便有了不同的用處,就像一朵鮮花,長在樹上是用來觀賞的,拿在孩童手裏是用來玩耍的,可若是放在一個武功高強的人手裏卻是可以要人命的,你能有此想法,便已證明你在心裏首先給自己樹立了一個敵人,所以看著他們手裏的東西,便覺得是對自己的威脅,可是小老兒也想問小哥一個問題,不知小哥可否能如實回答?”
風清揚聽他所說話雖然淺顯,可是卻非常有道理,自己確實在未進島之前,便已將金銀雙劍當成了惡人,所以才會有這般防範,可是事實證明,金銀雙劍二人確是可惡,要不然鎮上的人也不會聽了他們的名字,便會如此害怕。
他想到此,一時卻也不好說出口,又見那老人看著自己,一時卻也不知他要問自己什麼問題,想到他一直對自己還算客氣,於是便抱拳說道:“老丈有話盡管請問,晚輩當知無不言。”
那老人這才點了點頭道:“不知小哥小時候可曾害怕一些事物?”
風清揚聽了又是一愣,不知他為何會問出這種無關緊要的問題來,於是便抱拳道:“實不相瞞,晚輩從小便住在山上,每到夜裏,聽到那山裏的野狼嗥叫,總是嚇的一夜不能入眠,渾身直打哆嗦,不知道有多少個夜晚都是懷裏抱著一把長劍入睡的。”
他說到這裏,不由頓了頓,低頭開始沉思起來,好似已經陷入了兒時的回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