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念和尚原本以為空性方丈會為自己出這口惡氣,哪知卻聽到他責怪,心中雖有不服,可卻不敢反駁,連忙低頭不作聲,可能因為疼痛,臉上神情很痛苦。
空性方丈又道:“老訥原本以為,你在少林修行已達十多年,這些江湖恩怨,你本該早已參透,卻不想你事到如今仍然如此糊塗,看來你確與我佛無緣,待傷好之後,便自行下山去吧!”
方念和尚萬沒想到空性方丈竟會因為這件事,將自己趕下華山,一時也顧不得痛了,連忙跪下求饒道:“方丈師伯,弟子知錯了,求您看在師傅的麵上,不要將弟子逐出少林,從此弟子定當改過自新,靜心參佛,為今日之罪懺悔。”
眾人方才聽到空性方丈好似要把方念和尚趕下少林,不由也很驚訝,隻覺處罰太重,有些於心不忍。
風清揚想到剛才畢竟是自己有錯在先,不由萬分慚愧,連忙抱拳鞠躬致歉道:“方丈大師,都怪晚輩行事魯莽,以致衝撞了寺中弟子,毀壞了山門,此事皆由晚輩一人引起,如果要責罰,還請看在晚輩麵上,萬不可將這位師傅趕下少林啊!”
小梅等人也道:“不錯!此事皆怪我等行事魯莽,才至引起誤會衝突,這位大和尚也是護寺心切,還請方丈大師從請發落,不要將他逐出少林,給過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空性方丈連忙朝風清揚等人還禮道:“各位施主宅心仁厚,不忍方念師侄被逐出少林,老訥心中明曉。隻是出家修行之人,行事首當以善為念,講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方能功德團滿。方才風施主等人進得寺廟之前,已經苦苦哀求過,可護寺弟子仍然將寺門緊閉,不肯打開方便之門,便是有錯,你等懷有菩薩心腸,救人心切,毀我山門,實屬情有可原。方念師侄明知這位女施主危在旦夕,卻因為空難師弟之事,對風施主耿耿於懷,堅持不肯施以援手,如此視生死於如草芥的作為,本就有違方林佛法普渡眾生之精神,後來風施主無奈之下,以精妙劍法闖過少林十八羅漢陣,本可一劍取了方念師侄的性命,可最終還是心存善念,僅僅隻是劃傷他的手臂,以示懲戒,並未痛下殺手,還有風施主在闖陣之時,手下那一劍,原本可以廢掉十八羅漢,可也是點到即止,不忍傷害,由此可見,方念師侄身為佛家弟子,在同樣麵對一條活生生的性命之時,他卻遠不及風施主仁慈,便也足以證明他與我佛無緣,終算是留在山上再行修煉數十年,便也不會有所成果,與其在寺裏虛度光陰,不如早些下山的好,也許還會是一條新的出路。”
眾人聽完,這才知道剛才這一切,空性方丈都一一看在眼裏,不由都是麵麵相覷,不知如何說好。
方念和尚知道空性方丈已下了決心,索性也不管這麼多了,隨即站了起來反駁道:“方丈師伯,這姓風的惡賊殺了我師傅,如今又毀我山門,傷我少林弟子,簡直不將我少林放在眼裏,你卻隻顧替他說好話,卻不想著為自家師弟報仇,還要將弟子逐出少林,如此處事,教做弟子的如何心服口服?”
空性方丈也沒想到方念和尚竟敢公然反駁自己,先是一愣,又見他仍然如此執迷不悟,不由輕歎一聲道:“阿彌陀佛!你既是不服老訥管教,還留在山上有何用呢?空難師弟之事,老訥自會妥善處理,不用你操心,你此刻便去敷一些藥,隨即下山去吧,少林已再容不下你了!”
方念見自己果然被逐出師門,卻也不求情,泠哼一聲道:“走就走,與其在這裏受這種窩囊氣,還不如早日下山,及時行樂的好,師傅他老人家遭奸人所害,你這當掌門師兄的不僅不關心,反而處處責怪自家人,這當的是那門子方丈,如此師門,不要也罷,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如此下去,我看少林還是遲早關門的好!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