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章一年,選定為妃(1 / 2)

自先帝駕崩後,其第四子——紓潤登基為帝。自登基大典,新帝尊生母德妃沈氏為昭惠懿安太後,養母皇貴妃鈕祜祿氏為明懿皇太後,端貴妃為端康貴太妃,德妃為和敬德太妃,貞一夫人為貞怡太妃,慶妃為慶恭太妃。而那位遭先帝厭惡的繼後——朱宜修隻賜了個“溫裕”的封號,溫裕皇後得知,絕望而薨。

為了讓皇家開枝散葉,太後擇了幾個溫柔知性的官家女子為妃,而我殷月鏡便是其中一個。我家父是是正二品青光祿大夫,深受皇上器重,娘也因此成了正三品“姒鈺”誥命夫人。除此之外,家中還有一位哥哥和兩位姐姐。哥哥已是正五品奉天將軍,算得上年少有為,兩位姐姐也均已出嫁,隻有我還待在閨字中,不過也將要成為天子的妃嬪了,在此次入宮的秀女裏與我相熟的隻有正三品上議官郎杜大人家的幼女——杜秋嫣,她芳齡十五,我十六。

我根本不想入宮,奈何太後已經下了旨令,隻能入宮了。獨自憂傷時,門外突然想起喧鬧聲,我敏銳的意識到,宣旨的內監來了,隨後與爹娘出去迎接眾人來到大堂,那個內監清了清嗓子,宣旨道:“正章一年一月二十二日,總管內務府由敬事房抄出,奉旨,青光祿大夫殷德嶽十六歲女女殷月鏡,著封為正一品淑妃,賜浩“鶯”,與二月十五日進內,欽此。”

我隻是淡然的接了旨,畢竟,入宮並不是我所想的。

那內監又引過一位女子,一臉和氣,讓人心生出一種親切感。看這人的服飾,想必就是教導姑姑了,於是上前請安道:“姑姑萬福”她微微一驚,忙道:“奴婢若汐給淑妃娘娘請安。”淑妃娘娘?不禁冷笑,這短短一道聖旨便改變了我的一生,我已經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殷月鏡了,而是天子的淑妃,等待我的則是那永無止境的鬥爭。

爹爹將早已準備好的錢財送與了宣旨內監,隨後又引著若汐去了家中最好的客房,山珍海味的招待著。

回到了房間,心中一直牽掛著秋嫣,於是便讓人去打聽,半盞茶後,打聽的人回來了,說秋嫣被封為了馨怡夫人,聽這人如此說,這一直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在這學習禮儀的三日,通過與若汐姑姑的對話,對宮中的情形稍有了解。現在的皇上隻有十七歲,因太過年輕,難免焦躁,所有政事不能應對周全,所以一直是太後在背後默默掌控大局。而現在的太妃全都是太後曾經交好的嬪妃,得到了太後提拔和倚重,成為了現在人人尊敬的太妃。

在臨走前的前一晚,爹爹把我叫去他房中,剛進去,爹爹就要向我請安,我見此立即把他扶起來,跪在他麵前,“爹爹,女兒不孝,不能給您養老送終,所以爹爹莫再叫女兒難受了。”聽我如此說,爹爹頓時潸然淚下,欣慰到“好啊!,我總算是沒白養你!”說罷,爹爹又問道,“此次入宮你打算帶誰入宮,作為你的陪嫁丫鬟。”我略略沉思,“女兒打算帶清羽和幕沁去,她倆從小和我一齊長大,讓她們陪我入宮,女兒也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