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爺爺悲愴揭幕開 三年困難天降災(1 / 2)

第一節:悲愴揭幕之淩晨驚魂

那真是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啊……

好像打爸爸能記事時開始,爺爺在爸爸麵前所扮演的,一直是一個快樂的老頭,在爸爸心中:爺爺好象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今天,爺爺的故事那沉重緩慢的節奏,似乎是無形的磁針,把爸爸整個的思緒牽向了那個年代,牽向了那個歲月,牽入了陰冷、沉重之中。

回憶就像是閘門後的水,爺爺將心的沉重的閘門打開後,一直被閘門緊閉的回憶之水便迫不及待的轟隆隆的奔流出來,擋也擋不住。

全國動員,全民參與大煉鋼鐵,轟轟烈烈******,隨便吃飯不要錢的狂熱後,在誰也沒想到、誰也沒準備的情況下,鏈接的卻是三年特大自然災害,旱災連著水災、水災跟著蝗災,大片土地荒蕪,很多地方絕收。一段時間後,有些地域別說吃糠咽菜喝稀粥了,可以吃的樹皮已經剝盡、可以吃的草根已經拔完,仍擋不住餓殍遍地啊。

我們這邊,靠著肥沃良田出產、貼近山林大量的山產和密布的河網野草,同時也靠天照應,這災也尚算不太過份,勉強支撐著,除一些人為填飽肚子因吃了觀音土、荊棘根粉等不能消化的東西,根本無法排便而得病喪生的外,幾乎沒有人真正因餓而死的。可周邊二省特別是二省北側,連續的災害後,幾已無果腹的東西,不得已隻能拋家別園,背井離鄉外出逃命,有多少人是離家後再也沒能回去啊。

盡管我們這邊還不至於餓殍遍地,但實在已是十室九空,不見炊煙,人人自危了,哪還有能力接濟那些逃荒的人們啊。遠遠地看見有陌生人走來,特別是拖兒帶女的,早早就把門掩上了,任你怎樣叫爺爺告奶奶,也隻當沒聽見了,不是人心不古,實在是無能為力了。那時,一碗米,甚至二個紅薯就可以換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這樣的事並非傳說啊。

那件事開始於60年的冬天一個星期天的清晨。

60年的冬天,根據氣象記錄,根本不算特別冷,也就是平平常常的一個冬天,但很長時間沒有填飽肚子的人們已完全沒有了精氣神,大家隻感到是北風呼嘯,寒冷異常,不敢出門,更不要說那還隻是清晨,很多肚子裏沒食的人還捂在床鋪裏與饑餓抗爭呢。掙紮在饑餓寒冷中的人們都希望時間在這樣平淡中過去,能慢慢轉曖、慢慢的可以溫飽。可是,很多事情偏偏就與人心相違,偏偏與窮人過不去,偏偏在平靜中就在掙紮在窮困饑餓的死亡線上的山民中掀起了濤天的波瀾。這寒冷的、靜靜的淩晨,東頭三嬸子家裏突然傳出了呼天搶地的救命聲。

“救、救、救命啊!……鄉親父老,快、快來救救我們啊、啊、啊……”三嬸子本來嗓門就大,加上好像受了什麼激烈的剌激,聲音怪怪的,大嗓門加上那顫抖不已的聲音,在呼嘯的北風助威下,衝破了早晨的寧靜,直往人心裏鑽,似乎要噬啃人們的靈魂。

隔壁鄰居都以為三嬸子家裏出人命了,驚嚇不已,但這鄉裏鄉親的出了人命大事,那有袖手旁觀的,一個個急急忙忙彼衣出門,從四麵八方向三嬸家狂奔而去。

等我匆匆忙忙趕到時,三嬸家門口已聚集了不少人。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詢問、雜亂無序地回答中,我終於弄明白,不是三嬸子家裏人出了人命,而是三嬸家門口倒著二個人,根本已分不清衣服是什麼顏色,年齡幾何。

“我、我、我……我早上剛開、開開、開開門,就看見二人倒、倒、倒在這裏……”

“各位父老鄉親,救、救、救救他們吧,求求大家了……救救他們吧……”

三嬸還未從驚嚇中回過神來,不停地顫抖著,一遍又一遍反反複複地向人們訴說著事情的經過,不停地灑淚懇求大家行行好,救救那二個不知道從哪裏來,也不知是死是活的人。但無論三嬸怎樣懇求,仍沒有一個人敢上前。

在三嬸反反複複的訴說中,大家才恍然明白,原來是三嬸因三叔身體不好,家裏所有能吃的東西都讓給了三叔,從昨天中午開始就沒東西進肚了,餓的實在受不了了,早晨想碰碰運氣,出門找點可下肚的東西,可打開門,一眼看見的是二個倒在家門口的人,這一嚇,差不多要了三嬸已被餓的僅剩的半條命。

我一趕到,三嬸就如同看見了救星,一把抓住了我。

“哦喲,他二大伯,你、你、你、你在啊,太、太、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謝天謝地,謝天謝地,你是咱村有文化,又是吃公家飯的人,你快看看吧,這二人是怎麼啦,還有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