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書友:
大家好!
9月5日,在下為本文章節因“敏感問題”被屏蔽一事,向書友們作了“說說”,“再次說說”的多次說明,在“再次說說”中,將自己按“閱文老師”建議給予修改的事向書友們作了彙報,並打算修改後征詢“閱文老師”的意見,可行的話根據幾次“說說”的編號,將109章撤換算成114章繼續發表。為了這個“修改”,將以前構思的故事情節和發展脈絡在109章後作了大幅度的刪改後再把“故事”連結在一起。因前麵已經發了30多萬字,而且那個“敏感”話題也是從第80章便已開始了,要想將前後內容連結在一起,使之沒有“斷層”的難度非常大。盡管多次谘詢了“閱文老師”的意見,“閱文老師”也給了不少指點,前前後後也化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但“新故事”出來後,自己都覺得有點“慘不忍睹”,隻能再次“修正”。
9月5日還為這向大家作了“說明”。
可沒想到的是,這邊廂修改的章節因與前麵的構思無法達成“故事脈絡”的有機統一,還沒有結果,那邊廂於8月11日已發表的章節又因“敏感問題”而被屏蔽了。
嗚呼。
遇到這樣的問題,隻能全麵重新再次回顧,將情節和內容重新全盤思考。
嚴格一點說,這“故事”構思時,把這一塊(敏感不妥)的內容也是作為重點內容的,應該有總篇章的三分之一還強。因為從在下個人觀點說,現能“閃光”的“國寶”級的寶貝,也必須是經過那個“時段”的洗禮的。從全文來說,自80章開始後的內容,按最早的構思和安排,應該有100章(30—50萬字)左右會涉及,這包括紀琴、爺爺、紀琴的叔叔(第一人稱的老爸),當然還有“徐伯鳴”、“陳叔”、還有“李教授”都一樣,全會牽涉到。因為按照整個故事的發展,這一段曆史是無論如何不可完全規避的,有了這一曆程,才有了“老徐”為護寶獻身、才有了“爺爺”為護寶不惜舍名、才有了“寶貝”從文化館流出、才有後來紀琴有機會深造、深造時用心血揣摩後發現“寶貝”內部的“寶貝”(孟郊的扇麵真跡),才有“叔叔”、“我”以及“寶兒”在西北的生活,否者,這一切便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了,故事便也不可能再成立。
最起碼,在在下構思本“傳奇”的角度看,已講不出最“奇”的“傳奇”了。
前麵從《開篇》始,便已將“我曾經不下百次地想要將故事公諸於眾,讓我心目中那無可替代的國寶能麵世,讓這寶物能黃袍加身,身居貴地,讓大眾欣賞,瞻仰,從而傳承千年萬年,千秋萬代。可每每念及此,爺爺臨走前緊緊抓住我的手那急切、無奈甚至驚恐萬狀的雙眼便會突兀地出現在我腦海中,爸爸多次提及的唐家奶奶、林大叔用生命譜寫的傳奇、用熱血書寫的曆史就會占據我的心胸,蕩滌我的思緒”這一“伏筆”設下了。
“飽經風霜”的爺爺,為什麼會聽到“我”想將“故事公諸於眾”時會顯出“急切、無奈甚至驚恐萬狀的雙眼”,就是因為那一段經曆,就是當時為“承諾”、為“護寶”親眼目睹了“老徐”的“劇痛”,很長一段時間失“名”的“揪心”。這一段,給了“爺爺”“護寶”的“堅強”,也給了“爺爺”永世難忘的“瘡傷”……,如果完全沒有這一些,這“寶貝”也就沒有了“傳奇”的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