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參政黨的思想建設是政治社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1958年美國學者戴維·伊斯頓首次發表政治社會化的研究論文以來,有關政治社會化的研究迅速發展,幾乎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對於什麼是政治社會化,盡管不同的政治學家都有不同的定義,如有人認為政治社會化是人們學習政治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有人認為政治社會化是社會塑造其成員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識的過程;有人認為政治社會化是政治文化代代相傳的方式;有人則認為政治社會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維持和變遷的過程,等等。但是,不管這些定義有多少差異,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把政治社會化看成是社會成員與政治體係之間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互動過程,看做社會意識繼承與創新的統一,看做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都認為政治社會化對訓練社會所需的個人、維持和變革社會政治體係具有重要影響,認為政治社會化有助於維持政治係統與政府的運作,並使其合法化,政治社會化的有效性與政府的成功管理成正比參見王樂理:《政治文化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08頁。。可見,任何人都需要通過政治社會化,使自己逐步獲得政治知識與能力,形成政治意識和政治立場。從政治社會化的內涵和意義來看,它和參政黨的思想建設有一個共同的交集,那就是都關注政治觀念的傳播和政治文化的傳承,因此,從政治社會化的角度來分析參政黨思想建設對社會政治體係的影響,無疑是準確把握參政黨思想建設重要意義的一個良好視野。
政治社會化的媒介主要是家庭、學校、社會政治組織和大眾傳媒,其中社會政治組織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而在所有政治組織和政治機構中,政黨又是最重要的社會化途徑,它通過理論教育、通過不斷完善的政治參與機製,能使自己的成員建立起一種相信整個政治係統具有合法性的情感。參政黨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政治組織,是我國政治社會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參政黨的思想建設正是在一定政治文化環境下進行的,同時又直接影響參政黨成員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幫助參政黨成員形成一定的政治行為模式,因而是政治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化的重要實現方式。對參政黨成員來說,加入參政黨,就意味著多了一種政治身份,就麵臨著與這一政治身份相匹配的政治態度、政治情感、政治價值觀和政治認知模式的學習與形成,這種學習決定著參政黨成員能否掌握在現有政治係統中擔任參政黨角色的知識、技能和行為模式,因而對參政黨成員將要參與的政治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就需要參政黨通過思想建設,幫助其成員形成參政黨成員所應有、所特有的政治觀念,以恰當的方式積極參與到社會政治生活中,這個過程,正是政治社會化的過程。參政黨的思想建設對參政黨成員的政治社會化過程主要提供了如下幫助:
首先,思想建設為參政黨成員提供了足夠的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識,從而為參政黨成員在參政黨組織內的政治社會化奠定了基礎。參政黨的思想建設是思想觀念的傳播過程,是政治理論、政治觀念和政治思想的選擇過程,這本身就是政治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參政黨不僅依靠思想建設進行觀念傳播,還通過引導成員積極參與政治實踐,把這種觀念拿到實踐中檢驗,因而不僅提高了參政黨成員的政治素質,也使參政黨成員盡快了解、掌握和內化一定社會運行的政治觀念和通行的政治行為準則,並最終形成獨特的、符合社會要求和參政黨要求的政治價值觀念,使得參政黨的觀念係統和價值係統能盡快地內化為參政黨成員的自己的價值觀。具有什麼樣的政治價值觀念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參政黨成員的政治態度、政治取向乃至政治行為,決定了參政黨成員是否是一個合格“政治人”,由此可見參政黨的思想建設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第三,參政黨的思想建設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過程,能夠保證參政黨成員政治社會化的正確方向。參政黨的思想建設提供給參政黨成員的是這個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和政治觀,提供的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政治行為方式,並不是讓自己的成員認同每一個社會的政治思想體係和政治運行規則,也不是讓自己的成員毫無選擇的認同特定社會中所有的政治價值觀念,而是幫助自己的成員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掌握多黨合作的政治準則,掌握參政黨參與政治的規則與程序,因而能幫助參政黨成員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從政治價值觀變遷的角度來看,盡管新的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已經確立,但是,由於政治價值觀具有相對獨立性,因而傳統的、落後的政治價值觀依然存在,並或顯或隱、或嚴重或輕微地存在於包括參政黨成員在內的社會大眾的價值係統中。我們要推進民主政治的進程,必須與傳統政治價值觀告別,確立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的主導地位。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參政黨是其中的一隻重要力量。由於參政黨是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的政治組織,具有聯係廣泛的優勢,因而其思想建設對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的傳播能對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具有其他社會組織所不具備的優勢。從這個角度來看,參政黨的思想建設,作為我們國家政治社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