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人口與家庭研究:以墓誌銘資料為中心28(1 / 1)

第六章 餘 論 後 記

恩格斯曾經說過:“即使隻是在一個單獨的曆史實例上發展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一項要求多年冷靜鑽研的科學工作,因而很明顯,在這裏說空話是無濟於事的,隻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審查過的、充分地掌握了的曆史資料,才能解決這樣的任務。”因此,在學習與研究唐代人口與家庭這一問題的時候,需要對各種資料相互參證、綜合研究,偶爾力不從心時的疲倦也隨著這篇後記的撰寫而煙消雲散。

拙文的寫作得益於多位師長的指點,這篇不怎麼出色的書稿絲毫無益於增加他們的任何光輝,但我還是要列出他們的名字以示感謝。衷心感謝導師張國剛教授的精心指導,還要感謝在我求學之路上給以我幫助的人,他們是閻愛民、王連升、孫立群、王利華、胡寶華、王力平、李伯重、葛兆光、李學勤、廖名春、王曉毅、寧欣、郝春文、仲偉民等教授,他們的言傳身教將使我受益終生。

感謝母校清華大學對我的培養!本課題承蒙台灣法鼓山教育基金會的資助,特此致謝。

感謝中央民族大學曆史文化學院蒼銘教授對我的鼓勵,感謝李鴻賓教授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感謝諸位同事、我的碩士研究生們對於本書稿的關注。

感謝中央民族大學科研處給予的支持,謹致謝忱!

作者 識於西山楓林

2012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