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經濟學1(1 / 2)

序言

人類社會從經濟運行的角度上講,可分為管理層、生產商和消費者三個組成部分。正確的經濟理論,對於管理層而言,是維持經濟正常運行,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的科學依據;對於生產商而言,是確立企業經營方向和製定生產實施細則的根本綱領,是預知商海潮起潮落,在劇烈競爭中永立不敗之地的製勝法寶;對於消費者而言,是看懂物價變化趨勢和經濟發展方向的慧眼,也是個人合理消費和科學理財的基礎。經濟規律寫在書上是理論,用到實踐中就是財富。對於經商者來說,所有的“生意經”都衍生或服從於經濟的基本規律。正確的經濟理論才是真正的財富之源。

當今世界,在經濟理論界占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產生於15-17世紀的西方經濟學理論。西方經濟學理論正確與否,現代社會的經濟現實對此作出最公正最有力的回答。生產停滯和通貨膨脹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當具備一定條件時必然出現的兩個現象。在西方經濟學理論看來,這兩個經濟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它們不可能在同一個地區同時出現。然而,經濟終究要按照自身的規律運行。20世紀70年代,這兩個經濟現象偏偏在美國和歐洲許多國家內同時出現了,而且至今幾乎沒有真正消除過,並越來越普遍。這就是讓世界各國最頭痛的經濟問題——“滯脹”。“滯脹”讓西方經濟學理論無言以對。西方經濟學理論既無法對“滯脹”的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釋,也不能對如何解決“滯脹”問題提出具體的對策,這使西方經濟學理論徹底陷入了絕境。當代經濟在發展中出現的金融風暴、債務危機等各種複雜的經濟現象,同樣說明了這一點。

經濟理論可分為兩種:基本規律和局限理論。基本規律適用於任何時期的任何國家,是普遍性的,是永久性的,它貫穿於整個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始終。而局限理論隻適用特殊時期特定國家的特殊情況,隻對特定的經濟運行有指導作用,受時空、區域和具體事件三方麵因素的影響。可見,如果把不同時期不同國家處理不同問題的局限理論硬糅在一起,並以此作為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顯然是不科學的,是認識上的誤區。

“水往低處流”,這是水運行的基本規律。 “千裏渠水灌良田”遵循的就是這個基本規律。但是,在渠水奔流的路途中,有的地方因具體地勢問題,必須要用抽水泵抽。在抽水的地方,我們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水不往低處流,而是往高處噴。但是,如果我們看到這種現象後就作出水運行的基本規律是“水往高處噴”的結論,顯然是錯誤的。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水下麵還放有一台抽水泵。經濟的運行和水的運行一樣,它們都有自身的基本規律。西方經濟學就是隻看到了“水往高處噴”的現象,而沒有看到經濟的大海中,也隱藏著一台“抽水泵”,而且是一台巨大的“抽水泵”。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成為全球的霸主。美元作為世界的主貨幣使全球經濟及美國自身經濟的運行都發生了嚴重的扭曲,脫離了正常軌道。世界經濟以美國為核心,而美國經濟則以債務為基礎。當今這種扭曲的世界經濟模式製造或放大了很多經濟問題,彙成了“水往上噴”的奇觀。這個扭曲的世界經濟模式就是世界經濟的“抽水泵”,而美國則是這台“抽水泵”的最要害的裝置——發動機。應該說,這台“抽水泵”早在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後就已經安裝好了,隻不過二戰以前抽水泵的發動機不是美國,而是英國,二戰以後才換成了美國。所不同的是英國充當“發動機”時,馬力較小,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如美國這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