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大軍相繼開拔,奔赴前線,朝廷的徼召也以最快的速度散發到全國各地,天下豪傑心係朝廷者,紛紛招募兵勇,投身軍旅,建功立業。
盧植率大軍直接殺奔巨鹿,與張角形成對峙,遏製住太平教大本營的力量,防止張角分兵支援其他戰場。
皇甫嵩領大軍殺奔長社,而朱儁則率部出征潁川。
這三處都是危及洛陽所在,且太平教主力所在,隻要消滅這三處地方,其他州郡的叛賊便能反手覆滅。
三位將軍都非常的自信,太平教人數雖然甚眾,但是沒有嚴格的訓練,攻城肆虐完全是憑著心中對張角的信仰,在張角號令中發起不要命的進攻,但他們沒有計謀,打仗打的智謀,他們相信,在他們手中,隻要在戰場上站穩腳跟,他們就能以最快速度的憑著他們的智謀平定反賊。
然而,他們低估了太平教徒的瘋狂,朱儁首先與太平教一方大渠帥波才部撞上,波才此人身手不怎麼樣,但是也是心有兵法韜略,所以,半路截殺,朱儁心中輕視不服教化的太平教徒,猝不及防,加之第一次與太平教徒交戰,不熟悉對方的戰法,一時間,朱儁部被波才部瘋狂地進攻打蒙了,一時間,難以抵擋,朱儁被迫撤軍,波才率領著瘋狂地太平教徒隨後掩殺,造成了官兵鎮壓反賊的第一次大敗,而波才一路尾隨,追著朱儁部不放,沿途陸陸續續的加入的人越來越多,漸漸突破十萬之眾。
而另一邊的皇甫嵩也貪功冒進,被太平教迎頭痛擊,被迫退守長社,而恰巧遇上了逃奔的朱儁,雙方出師便遭大敗,倒也同病相憐,便合兵一處,據長社而守,伺機反撲。
波才率太平教徒將長社團團圍住,也不出戰,似乎想要將朝廷的大軍困在長社!
朝廷三路大軍,兩路被圍,隻有盧植頗有大將之風,一路大軍穩紮穩打,也不貪功冒進,太平教徒沿途不能擋其鋒,盧植的大軍漸漸推到了巨鹿城下。
盧植就巨鹿外十裏處安營下寨,與巨鹿形成對峙,不論太平教怎麼搦戰,隻是高掛免戰牌,不予理會,每日在營寨中操演軍卒。
巨鹿縣衙內,張角盤坐在主位上,微合著眼睛聽著手下人傳來的戰事。
“汝南軍在邵陵打敗太守趙謙,廣陽軍殺死幽州刺史郭勳及太守劉衛,南陽張曼成渠帥攻破南陽,斬殺太守褚貢,正向襄陽奔去,波才渠帥部連戰連捷,先攻破朱儁,後圍長社,將朱儁,皇甫嵩圍困其中。“
“妙,妙,妙!”張角撫掌大笑,顯然在發兵之初,有如此的成就令他很興奮。
蕭冷坐在下首,他看到激動的張角,看到張角眼中的憧憬,一言不發。他可是作為後來人,耳濡目染之下對這個時代的一些走向還是有一些大概的認知。他知道太平教的前期的勢頭相當的猛,官兵不能擋,但是隨著全國各地的豪傑響應朝廷的號召,自發的組織招募兵勇,或加入軍隊,或在各自的家鄉抵抗著太平教的肆虐,太平教的勢頭漸漸被全國各地有識之士聯合壓製,然後在不久以後一把大火將波才打回原形後,官軍瘋狂地反撲,太平教開始出現頹勢,一敗再敗,而作為主心骨的張角在不久便病死在巨鹿,張角一倒,太平教再也不能抵擋,太平教被快速的平定。
蕭冷對太平教沒什麼歸屬感,起先隻是單純的為了報答馬/元義的活命之恩,來到巨鹿後,又受到張角的教導之恩,想報答張角,但他的報答又不是說投身太平教的反漢事業中,他非常的清楚太平教的下場,他也知道現在的漢朝雖然已經末路,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是一匹還活著的龍?太平教的反叛正如張角所言的火苗,在慢慢的點燃這攤神州大地的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