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稱作學校的地方45(1 / 3)

44

多大麵積、多少樓房、多少教室、多少學生等等這些基本情況,我看就不用多說了。要想改變現狀很難,為什麼難?因為決定權不在我們手裏,也可以說我們說了不一定算數,如果說算數的話也不一定是現在。麵對這樣的情況,有人經常生活在半空中。為什麼說他們生活在半空中呢?對內騙人,他會說:“堅持一段時間,等我們的樓蓋好了、等我們的操場建好了、等我們的活動教室齊全了,我們才正式上這些課,到那時我們學校才會好起來。”由此,全校上下開始將就著過日子了,因為他們都在等著、盼著那些設施,在他們的心裏就是堅持一段時間。就像在一個笑話裏講的“三個窮光棍”也稱三個小氣鬼,每次吃飯時,爸爸總是囑咐他的兩個兒子,吃一口飯隻能看一眼掛在房梁上的鹹魚。有一次,大兒子多看了一眼,小兒子馬上舉報說:“爸爸,哥哥吃了一口飯看了兩眼,不行,我也要再看一眼。”爸爸生氣地說:“鹹死他活該!”對外蒙人,為什麼說對外蒙人呢?就是什麼東西也沒有,也就是八字還沒有一撇,就用機器噴繪一張美麗校園圖紙,張貼在顯要之處供來人欣賞。也像掛在房梁上的鹹魚一樣。領導來了騙騙領導、客人來了騙騙客人、家長來了騙騙家長,一騙幾十年就過去了。

一個人本來沒有痛苦和災難,後來由於他的虛榮和貪婪這些痛苦和災難也隨之而來了。如果我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是一個本本分分的人,那他就是一個成功的人。一個成功的人,就是力所能及的人,他們天天埋頭做自己能做的事,把能做的事做好了,不就是一個成功的人嗎?最可悲的是,本來能做的事又看不上眼,不能做的事又不想放過,結果是能做的錯過了,不能做的仍然不能做。有人問我了,你說的能做的是指什麼呢?我講的是建設好網絡校園,也稱虛擬學校,我們也可以稱星空學校。

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網絡世界裏,你可能多多少少地感受到了網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就從拜年的變化說起,農村有個習俗挨家串戶給長輩磕頭,城裏的雖不磕頭也要到長輩、領導、老師、朋友家裏拜拜年。自打有了電話,打電話拜年成了時尚,當領導的過年家裏接不到拜年電話,那就太傷自尊了。前些年,有一本雜誌上登了一篇《拜年》(好像是這個題目)是說一位節前退休的老幹部家裏沒有接到拜年電話,怎麼也高興不起來,老母親感覺出來了,偷偷跑到大街上,用公用電話給家裏打電話拜年。老母親忽略了一件事,當時正下著雪,她到家裏時,頭上、衣服上的雪還沒有拍幹淨。兒子明白了,原來,這唯一的電話是老母親打來的。再以後,隨著網絡的普及使用,傳統過年有了根本的改變,現在,短信成為拜年的主要形式了。這短信拜年的變化是,以前是收一條,回一條,都是自己寫的、內容是自己編的,開頭有句,如孫老師過年好;現在成群發了也就沒有孫老師、李老師了,變成通用格式了。這也好,有空子可鑽了,我也不用回短信了,所以,我今年的短信一律不回,我算了算250條短信省下了25塊錢。回不回短信不是主要的,我還是說拜年形式的變化。從拜年形式的變化,到網絡的發展變化。我先說說網絡裏麵有什麼,從大一方麵說有宇宙,從中一方麵說有地球村,從小一方麵說有學校,從具體方麵說有教育。學校有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說基礎教育也不小,單說初中階段教育,初中階段就說咱們的學校,說說咱們的學校有什麼?有網絡、有多媒體、有電腦,現在看看應用情況,校園網利用率高、更新快,多媒體也基本上用了起來,電腦也用上了。僅僅這些也比本地學校,甚至外地有些學校超前許多,但是僅僅這樣的零零散散的使用網絡資源,與我的要求還是差得太多了。我的要求是,建成網絡校園或者虛擬學校,這不用我進一步解釋了吧。校園也好、學校也好,它們是什麼樣子我們當老師的比誰都清楚。在這虛擬學校裏,有老師講課,有學生上課,有批改作業,有考題資源,有心理谘詢,有實驗、勞技、音體美、校本課、選修課,也有國內外的優質教育資源、專家講座。現在的問題是隻要我們再用點心思就能夠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這個高度是獨一無二的,那就是著力辦好虛擬學校。辦虛擬學校的優勢之一是空間資源任我選。好像清軍入關後,八旗子弟跑馬圈地一樣;也像海洋資源一樣,過去任你輪船開來開去,現在則是爭來爭去。優勢之二是自己能拍板,不需要“希望”政府怎麼辦。優勢之三是不受太陽和月亮的影響,時間隨我,我隨我意,我意滿足。優勢之四是我的學校我做主,資源任我取用,方便又快捷。優勢之五是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查看網絡、郵箱,不漏掉任何信息。優勢之六是知識能力得到了提高。再回過頭來,看看《綱要》裏是怎樣描述的:“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絡。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數字化教育服務體係,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創新運行機製和管理模式,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算一算到2020年還有幾年,如果信息技術以這樣的發展速度,我看到不了2020年就能實現上述目標。至於對教育產生的革命性影響有多大,我有一種感覺,就是你希望電腦能給你做什麼,假如它為你辦到了,你也就省去了許多程序,你省去的別人也自然不差多少,所差的就是先到先得,至於先到先得有多大好處,就像參加婚宴占座位一樣,想坐哪個就坐哪個,來晚了,隻好加塞了,這還好,最差的是桌子上的菜都被吃光了。如果認為這個比喻有點俗,那怎麼說呢?我隻好說這裏不再需要你了,因為你對教育陌生了,這裏要裁員了。2005年,我在新加坡要自己交水電費,每個月會收到寄來的繳費通知,要帶上通知和銀行卡到附近的自動櫃員機操作,操作時,先掃描通知區域的掃描碼,然後使用銀行卡就完成了。開始不會,逼你使用,便不得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