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初,菊州西部一個鎮上。有一男李氏,24歲。有一女柳氏,25歲。在媒婆的牽線下,他們相識、相知、相愛。於是應了千古名句——有情人終成眷屬。
一年,年柳氏誕下一子。不曉居委會婦女主任消息竟如此靈通,才三天,李氏都還沒來得及給兒子起名字,就上門拜訪了。說要李氏夫婦趕緊辦理相關手續,不然無法享受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李氏夫婦一聽到好政策兩眼放光。隨後李氏便以“李蝦仔”一名給兒子入了戶口。
過了兩年,柳氏又誕下一子。李氏已不是初為人父,早已替次子起了名字,叫李勝棠。李氏夫婦都喜歡海棠花,故為次子起此名。
李氏夫婦的兩個兒子感情很好,雖然偶爾會小打小鬧,但畢竟是兄弟,沒有隔夜仇。
時間一縱即逝,十幾年一晃就過去了。李氏的長子已經上高中了,次子也上初二了。
李氏夫婦的長子便是李曉尋,次子也就是李曉尋的弟弟李曉諾。
李父李母覺得一直管兒子叫蝦仔不好,在李曉尋入戶口後不久便給李曉尋起了現在的名字。
李曉尋父母沒多少文化,對於迷信不全信,但也信一點點。李父專門找人給李曉尋算了命,說李曉尋五行缺木,故名字中要帶木字或木字筆畫。等算完回到家,李父把算命結果告訴了李母。李母唉的一聲“算命錢白給了。”李父恍然大悟。也是,李、柳二字本身就帶木,無論李曉尋跟父還是跟母姓都不會少了木。
如果按族譜所說論字排輩的話,李曉尋是“寶”字輩的,按以前的慣例,李曉尋是要叫李寶什麼什麼的。但經曆了算命的忽悠,李父一氣之下連字輩也不管了。和李母斟酌一番後決定了管兒子叫李曉尋。李母雖然讀書不多。但一些人生道理還是懂的。李母希望兒子知道自己要走什麼樣的路,尋找什麼東西,所以建議叫李曉尋。李父一聽,覺得也挺好就同意了。李曉尋的弟弟,李父希望他信守諾言,在他上小學時以李曉諾的名字給他做了登記。過了很多年,李曉尋的大伯也給李曉尋的堂姐堂哥改了名字。分別叫李曉鳳和李曉泳。
“李曉尋!有你的信!”生活委員還要派發報紙,沒空理睬李曉尋,示意李曉尋過去拿信。
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代,通信已經非常發達了。信息傳遞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最為直接的電話、方便又廉價的騰訊QQ、電子郵箱等等。通信太過於發達,人們幾乎忘了寫信這種最傳統的通信方式。
有人以這種幾乎被遺忘的通信方式與李曉尋聯係,收到信的那一刻李曉尋非常高興。很多平時說不出口的話在信上說出來似乎就容易多了。當你把信裏的話用嘴說出來有時候自己都會起雞皮。李曉尋高興也隻是那一刻,隻因信裏的消息不是他想聽到的。
哥:
近來可好?
上個月你沒回來,已經兩個月沒見了,你那邊還好吧。從小到大我們都沒分開過這麼久,有點想你了。或許男人之間說這些話有點惡心,卻也是我最真實的感受。嘴上我實在說不出來,所以隻能寫信說了。
我這邊還好。人雖不算聰明,但也不算笨,老師灌的東西也還能消化。在班裏來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眾多科目數數學最好,深得數學老師喜愛,加上數學老師是班主任,對我也比較照顧。所以你也不用擔心我。
反而要你擔心的是爸媽,你應該還不知道。也許是金融風暴帶來的影響尚未消退吧,爸所在的企業不得已實行了裁員。爸已下崗回家半個月了,為了不讓你分心所以沒告訴你吧。
一個沒有經濟支柱的家庭容易引發矛盾。家裏經濟出了問題,自然會引發其他的問題。最近爸經常和媽吵架。你也清楚,父母吵架,夾在中間的兒女是最痛苦的,幫誰好呢?不管嘛,任讓他們讓他們吵也不好。勸架和做思想工作也實在不是我的強項。又一次三更半夜都在吵,本來睡得挺香的也被吵醒。
前天上午放學回家,他們又吵了,連午飯都沒做,我還是去大伯家吃的。等我吃完飯回去,他們竟鬧得要離婚了。雙方都不肯退讓,也正想去民政局辦理,幸虧大伯和大伯娘拉住他們。
如果他們真的離了,我們誰跟誰,現在我們都這麼大了還鬧離婚,這也是個天大的笑話啊。這兩天他們不是冷戰就是開戰,飯也不做了。每天爸就去小叔家吃,媽就去大伯家吃,我就兩邊跑,大伯家吃一天,小叔家吃一天。
所以你還是找個時間回來一趟吧,或者你回來勸他們會有用。
祝學業進步
棠
冬至,夜11時
爸媽是怎麼想的呢?都老大不小的了,還鬧離婚。想想覺得可笑但是又怎麼都笑不出來。如果換成是別人的話可能真的要大笑一場了,但是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所以李曉尋無論如何都笑不出來。
想想過幾天就是元旦了,李曉尋也覺得是時候回家一趟了,自己從來沒有離開家這麼久。兩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可以發生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