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除高三學生外全都放了假。應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要求,作為考場的學校要提前布置考場,高中部教學樓全部教室都要用來做試室。高三學生便要搬到初中部的教學樓去複習。
為準備工作順利進行,各學校除了高三,其他年級的都放假了。下午上完了最後一節課,之後的課便全都留給學生自主把握。隨著不知道誰吼的一聲:“解放啦!”一些學生開始瘋狂的撕書和試卷,這些曾經當寶的東西此刻仿佛已一文不值,撕完了便往樓下拋,時不時吼兩句,整個高中部都喧鬧一片。
碎紙飄落到因為剛剛下過雨留下積水的地麵上,給清掃工作增加了難度,校工阿姨無奈的眼神看著學生們,然後搖了搖頭,再之後低下頭,默默地掃著粘在地上的碎紙。
校長站在校長室的窗台上往外看,嘴裏叼著香煙,心情凝重。對於學生的這種做法他完全能理解,也習慣為常了,每年這個時候都是這樣,不隻是在三中,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現象。心裏喃喃道:“學子們,瘋狂過後就要加油啊”。
最後一節課上完了,搬離了高中部,再一次回到藝術樓昔日那個隻有一個小門的255班教室,校方的安排是最後的幾天就在這裏複習。教室裏的大體布局還是和以前差不多,而學弟學妹就好像知道高三的學長學姐要來似的,早已在黑板上寫了很多留言和祝福語。
晚上異常的炎熱感覺不出白天下過雨,李曉尋受不了這般炎熱,便偷溜了出去。事實不能叫偷溜,隻有一個門,那裏是必經之路,這個時候全校的老師都去了開會,況且都已經到了這個時候,沒有老師會再去管著學生,一切就看學生自己的造化了。李曉尋就這樣大搖大擺的走出教室。
教室外那幾顆奇葩的桂圓樹仿佛失去了繁殖能力,終年都隻是開花而不結果。快到了桂圓成熟的季節,這幾棵樹的花已經已經掉光了也沒見結果,有時候李曉尋也會質疑,它們到底是不是桂圓。也許這就是他它們生長在四麵擋風、少了蜜蜂的校園裏的結果。
曾經和林夕、林逸娟、李華新、陳可還有區樂經常在這幾顆樹旁邊踢毽子,林夕可以在這裏笑得異常燦爛,今物是人非。李曉尋歎一聲:“樹還在,人不再,逸近黃昏盡散圩”。
自此再聽不到班主任發脾氣了,也聽不到,再也不用聽眾老師念經了,也不用怕副校長後門來襲沒收手機了,宿舍也聽不到愛國青年於國家大事上的辯論賽了,也不用被管理宿舍的阿姨罵午晚休紀律差了。小賣部的沙琪瑪、八達孔子巷裏那個外省阿姨的武大郎燒餅也將做華麗的告別。
陳可的步伐很輕,靜悄悄的,不是行至轉角還發現不了。還有陳可,昔日的同桌都一個個離開了,不久,陳可也將離開。
托姚瑤的福,總能經常看到林夕。姚瑤和林夕也在球場邊,似乎並不擔心老師們開完會回來會看到逃課的她們。印象中,這是李曉尋第一次看到林夕逃課。
“嘿,阿尋,這麼巧啊,你又逃課?”姚瑤首先打了招呼。
聽姚瑤的語氣似乎心情不錯,之前李曉尋還擔心他還在為陳達明的事情耿耿於懷,如此看來也沒事了,畢竟沒有過不去的坎,隨調侃道:“嗬嗬,YY,不要光顧著說我,你不是也逃課了嗎?還把品學兼優的林夕也帶壞了”。調侃之餘,李曉尋還不忘讚林夕兩句,隻望她聽了會高興。
愛抱打不平的林夕插話:“嗬嗬,曉尋,不要誤會,是我帶姚瑤逃課的,沒逃過幾節課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上過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