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如果你不想嚐試自己動手打敗市場 第二節如何選基金
“基金公司和基金產品表現之間沒什麼必然聯係。”這是本節想要傳達的第一個觀點。事實上,讀者隻要願意,在知名的基金公司中找到幾個走勢平平的基金產品並不難。慕名而去,發現想買的基金暫停申購,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估計都是問問銷售人員“有什麼現在可以購買的基金產品麼?”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筆者也是如此,但這樣做卻往往是錯誤的(就此說其為“誘餌調包”有些過分,但還頗有幾分相似)。基金市場有一個現象,表現好的基金往往都已經不再接受新的投資,基金公司通常會通過發新產品的方式來滿足多餘的認購需求,有一些是明星基金經理操作,有些卻並不見得。但往往新基金的表現要遜色於老基金。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在國內基金市場上找到例證。
關於如何選擇基金,首先還是要明白三個問題:
(1)選擇基金這種行為實際上暗含著基金盈利模式可以持續的假設;(2)基金宣傳的運作模式可以與持有人的預期有很大的偏離;(3)某些基金的耀眼業績也可以是與一兩次重大的擇時決定直接相關。
如果細分析起來,接受這三個假設需要極大的勇氣。
1盈利模式可以持續的假設本質上來說沒什麼問題。但我們必須要指望基金經理能較好的保護好這些秘密。以“價值”和“成長”為賣點的基金很多,可卻沒有幾個基金真的走出了價值領域和成長領域大師級的收益率。部分原因可以被“隨著使用的人數增多,利潤空間下降”來解釋。於是出現了這麼一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麵。名聲越大的投資策略,收益率往往越普通。其實,這應該也不是一個陌生的現象。巴菲特曾經指出:“這些投資所承諾的利潤是虛幻的。我們的競爭者,包括國內的和國外的,都會陸續進行相同的投入……從個體上看每個公司的投資決策似乎是劃算並且理性的,然而總體上看來,各個公司的決策相互抵消。”這個公司經營決策上的道理似乎也適合在投資領域。西格爾在《投資者的未來》中提到的“合成謬誤”也適用於這個領域。
2投資者預期與基金運行上的差異是個難以避免的棘手問題。比如曾經在市場流傳過一篇“爭議基金經理:××量化核心×××”的文章就是一個奇怪的案例。首先,暫且把文章有導向性的言論放在一邊,我們看看該基金經理究竟做得如何。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經理2007年6月26日任職,2011年4月26日離職。簡要的評述一下其業績,2007年其接手前該基金就跑輸市場,2008年末基本與市場走平,隨後一段時間雖一直沒有打敗滬深300,但差距也並不明顯。直到2010年下半年起,基本和市場走平直至離任。客觀的講該基金經理還是對此產品有一定貢獻的。正如筆者前文講到的,很多基金經理打敗滬深300也是靠2008年的倉位調整才有的業績,其餘時間也隻是能做到跟隨市場。仔細看看該基金的屬性,投資者一定會發現這樣一句話:“本基金在正常市場情況下不作主動資產配置,股票資產的基準比例為基金資產淨值的90%,浮動範圍為85%—95%;現金的基準比例為基金資產淨值的10%,浮動範圍為5%—15%。”這表明產品設計上其實就很類似於指數跟蹤,並沒有給基金經理過多的空間以發揮。至於文章所談的不調研顯然也沒什麼不可以,調研過的人肯定對調研的作用有自己的評價,筆者也有自己的態度不必多談,但要求量化基金一定要調研顯然有點奇怪。
如果隻是為了平反,那真的不用介紹這個事例。這個世界每天冤枉人的事都在發生,也說不過來。但筆者發覺了該量化基金經理的一些言論不符合量化分析的思路卻與本小節的主旨極為吻合。雖然數量化投資是後麵幾個章節才會開始考慮的問題,但顯然這裏就有必要先說一句。筆者就根本不認為數量化投資也一定要來搞估值這裏的概念暫時不宜過度擴展。畢竟,很多(衍生品)定價問題都是通過數量化手段完成的。不過,A股投資者暫時接觸不到。所以,不嚴格地說,這個表述問題不是很大。,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實際上筆者認為估值這麼不可靠的東西就不應該作為數量化的一種思路。有一種說法認為:“定量投資的基礎也是建立在對基本麵的深刻理解和細致分析上的,其本質就是定性思想的理性應用。”筆者是萬萬不敢苟同。數量化的優勢往往在於其模式確定後的執行紀律與模式遷移識別。把定性的、根基模糊的東西加進去簡直是邏輯錯亂。作為數量化基金,不調研無可厚非。但其思路絕對是有諸多奇怪的閃光點,而就是這些閃光點與數量化投資一路走來的曆史經驗教訓完全相違背。真是應了“求人不如求己”的老話,很多事情到頭來還是要自己動手。
3正如上一節指出的一樣,2008年的大幅下跌讓部分較早認識到這一點的基金逃過一劫,倉位調整使得基金受損幅度有所減弱。而後,很多基金的走勢雖然平平,但由於這倉位調整的底子打得好,談起收益率水平仍然可以有賣點。巴菲特也確實表達過,“人一生隻要做對幾件事情就可以了”。但我們顯然更喜歡能經常做對事情的人,盡管我們也要麵臨基金從今開始有可能做錯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