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董卓不僅控製大量常規部隊,而且還掌握著洛陽的直屬部隊,完全具備了左右朝政的軍事基礎。這為他的野心進一步膨脹增加了相當分量的籌碼。
當時,明眼人很多啊,其中鮑信就對董卓軍事勢力的膨脹有較清醒的覺察和認識,他曾對袁紹說:“董卓擁有強兵,素有野心,如果現在不想辦法除掉他,今後必將受其牽製。如今董卓軍隊人員混雜,軍心不穩,組織不嚴,正可趁早除掉。”可是袁紹因懼怕董卓,優柔寡斷,未采取行動。有了強大的軍事後盾,董卓便有恃無恐,為所欲為。
首先他迫使朝廷免除司空劉弘的職務,自己取而代之。接著,為了進一步獨攬中央政權,董卓決定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廢除少帝,另立新皇帝。在一次會議上,董卓肆無忌憚地說:“少帝愚昧懦弱,不能敬奉宗廟,沒有資格擔任天下的君主。為了國家和漢室江山著想,我想效法伊尹放太甲,霍光廢昌邑的故事,廢掉少帝,讓他下課算了,咱們就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天子吧。這孩子不錯!”在場官員大多懾於董卓的淫威,對他獨斷專行、隨心所欲的行為敢怒不敢言。隻有尚書盧植當麵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少帝隻是年紀幼小,行為品性根本就不能與太甲和昌邑王相提並論。董卓大怒,沒想到盧植如此不敬,膽敢當眾反對自己,便立即命令士兵將他推出斬首,幸虧侍中蔡邕極力勸阻,盧植才免於一死。
之後,董卓廢掉少帝,將他貶為弘農王;另立陳留王劉協,即為漢獻帝。廢立皇帝之後,董卓又看著何太後不順眼,認為她有礙自己在朝廷上下自由行動和樹立威信。於是,董卓又大會群臣,向大臣們數落太後所謂的罪行,說她如何如何逼迫婆母永樂皇太後(靈帝劉宏的母親),以致皇太後憂慮而死。這種違背婆媳常理、不講孝順禮節的教法,應當受到嚴厲懲處。之後,董卓便責令何太後遷居永安宮,不久,董卓又借故殺死少帝劉辯,毒死何太後。通過對中央政權最高階層人員的更換和處理,整個東漢政府幾乎完全受製於董卓:皇帝的廢立、朝臣的任免、重大政策的製定,都由董卓說了算。此時,野心極度膨脹的董卓,已經目空一切。整個蛋糕,他都有了支配權。
改立獻帝之後,董卓將自己升遷為太尉,成為三公之一,掌管全國軍事和前將軍事務,後又自封郡侯,拜國相,躍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權。董卓雖然名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實際上卻遠遠超越皇帝,享有“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等特權。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加官進爵後,董卓還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權,大肆加封董氏家族成員。他首先封自己的母親為池陽君,越禮配備家令和家臣,地位與皇家公主相當。同時,董卓又拜弟弟董旻為左將軍,封雩侯,另外還封自己年幼的孫女為謂陽君。更有甚者,“卓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英雄記》)。為了更有效地控製皇帝,董卓不顧朝臣反對,脅迫獻帝將都城從洛陽西遷至長安。董卓還無視禮製和皇威,在自己的封地修築了與長安城牆規模相當的塢堡,高厚達七丈,明目張膽地用“萬歲塢”來命名,並規定,任何官員經過他的封地時,都必須下馬,恭恭敬敬地對他行大禮。初到洛陽時,董卓手下雖然也集結了一批心腹親信,但是,要在龐大的中央官僚體係中縱橫捭闔,單靠這些人是遠遠不夠的。況且當時朝中許多有一定勢力和影響的官僚,根本就不服董卓。對此,董卓在玩弄權術的過程中,暗中培養爪牙,廣為收羅親信,用拉攏、誘惑、排擠等手段打擊和陷害一切於己不利的勢力和集團。封侯後,董卓極力拉攏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三人在朝中拉幫結派,沆瀣一氣,抬舉和扶植已被貶斥的陳蕃、竇武等人。董卓不光全部恢複陳蕃等人以前的爵位,還擢升他們的子孫,以使他們世世代代為己所用。據史載,董卓利用手中特權,重新提升和任用大批黨人,如吏部尚書周鉍、侍中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顬、司空伍處士等。不僅如此,隻要是與以上人員有關的黨錮之徒,董卓都把他們拔為列卿,一時之間,“幽滯之士,多所顯拔”。當朝大文學家蔡邕也曾被董卓拉攏和征召。當初,議郎蔡邕因直言上書皇帝而被放逐朔方,後來遇赦返回鄉裏。當地官吏王智原來與蔡邕有私怨,便彈劾蔡邕有誹謗政府的言論,蔡邕又被迫離家逃命,浪跡江湖,曆時十二年。董卓對蔡邕的盛名和才氣早有所聞,便特別征召他進京任官,蔡邕不想再涉及政治,婉言拒絕。董卓便威脅蔡邕:“如不聽命,我將誅殺你們全族。”蔡邕恐懼,隻好回到洛陽。董卓大喜,任命他為祭酒,十分敬重蔡邕,後來又不斷升遷他的官職。史書載,蔡邕三天之內,曆遍“三台”,官至宮廷隨從官。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布置親己勢力外,還通過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安插地方爪牙。這樣,董卓通過層層安置耳目,基本上已經控製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隻要是不滿他的官員稍有動作,他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徹底鏟除,殺雞駭猴,威懾朝野。董卓觀察到手握實權的袁紹和曹操對己不利,必須盡早除掉。早在廢立皇帝之前,董卓就想利用袁紹來支持他,可是遭到袁紹的極力反對。一次,袁紹說:“東西兩漢王朝恩德布滿四海,萬民擁戴,國豢民安。今皇上年紀雖小,但並沒有惡行傳布天下。你如果要罷黜皇上,改立新帝,恐怕沒有人讚同你的意見。”董卓聽後,凶相畢露,持劍怒叱袁紹說:“我是有意看重你,沒想到你如此不識抬舉,今天不殺掉你,今後總是禍害!”袁紹也手按劍柄,針鋒相對,董卓不敢輕舉妄動。當夜,袁紹就逃奔勃海郡避難。因為袁紹是世家,董卓也不敢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