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能力訓練47(3 / 3)

(1)眼神要靈活。演講時演講者的目光要平視前方,兼顧兩邊聽眾,眼神要富有感情。在演講者的腦海裏,應當把會場分成幾個部分,逐個地巡視,隨時觀看聽眾,掌握反饋信息。演講者要努力避免:目光呆滯,毫無表情,集中精力背稿;目光集中在大廳一點,或一部分聽眾身上,丟掉大多數聽眾;心情慌亂,六神無主,目光盯在天花板上或地麵上,分散聽眾注意力。

(2)麵部表情要豐富。麵部神經是敏銳的,內心的情感無不在麵部迅速、真實的表現出來。在具體的演講中,演講者的麵部表情要靈敏、要鮮明、要真實、要有分寸。這樣,就可以做到情感與表情內外和諧、自然、真實。

(3)手勢運用要準確恰當。手勢是思想和感情的動作。在演講中準確恰當的手勢,使有聲語言顯得活潑、生動、形象,有助於表情達意。演講中常用的手勢有:象形手勢(模擬性手勢),主要用來模形狀物,把沒看到的,不好理解的事物,通過象形手勢,使聽眾感到形象、具體。指示手勢,這種手勢有指示具體形象的作用。如說到“你”、“我”、“他”、“這邊”、“那邊”、“上麵”、“下麵”、“這件事”、“那件事”等,都可以用手指一下,引起聽眾注意。象征手勢,這種手勢有指示具體形象的意念,用得準確、恰當,就能引起聽眾的聯想。形象化手勢,在演講中,演講者用手勢主要表現演講者的情感,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號召手勢,這種手勢是表示領導者滿懷信心,鼓舞群眾實現偉大的目標。演講中手勢運用要根據內容需要,根據場地大小和聽眾多少,關鍵要符合美的原則,隻有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三)要提高演講者即興演講與應變能力

所謂即興演講,是指演講者在演講前由於各種原因,對所要演講的題目沒有進行細致的準備的演講形式。即興演講一般可以包括在一定的儀式上發表的禮儀演講、答記者問、求職考試等過程中的答辯、參加比賽、體育解說、新聞報道等。總體上分類可以分為:答辯性即興演講(求職答辯、考試答辯、項目申請答辯、答記者問等都可以歸到此類)、應對性即興演講(會議中的禮儀性的即席講話)、解說性即興演講(體育解說、新聞報道等都可以歸到此類)、發揮性即興演講(演講者因演講環境變化做出的即興發揮)。

即興演講由於具有比較典型的及時性,往往受現場環境影響較大。因此,要求演講者精神集中、感情投入。由於即興演講是基本上沒有準備的演講,所以難度較普通演講大得多。但是,即興演講的沒有準備,並非是一點準備也沒有。即興演講的準備,多是長期的素質方麵的準備和短期的技術上的準備相結合的。即興演講要求講出的文字,邏輯清楚、言之有理。這就需要演講者有總體上把握演講的能力,這部分工作就是建立一個正確、可行的邏輯框架。當邏輯框架確定之後,演講者要善於運用快速的發散思維,展開聯想,從而將相關的材料迅速的歸納到主題周圍。同時,即興演講要盡量短小精悍,不要使演講過於冗長,因為,在較短的時間內,一個人很難對一個複雜的問題進行判斷。演講稿短小精悍可以使問題集中,便於表達。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始終堅持演講的邏輯主線,使所要講的內容被一個中心貫穿始終,這樣就會保證即興演講的質量。

要達到上述要求,就要培養演講者的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較側重學生接受書本知識,因而也較注重學生的收斂式思維。為了培養演講者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才能,我們應該在訓練中提高被訓練者發散思維。該思維信息處理途徑靈活多樣、結果豐富多樣。被訓練者可以向不同方向進行思考,多端輸出,靈活變化,思路寬廣,互不相同。如對於同一問題,要求被訓練者尋求多種解法,就是該類思維的有效訓練方法。

逆向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已有的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問題,它對解放思想、開闊思路、解決某些難題、開創新的方向,作用巨大。這時常常可以舉一些典型實例引導被訓練者:當遇到一個問題時,如果順推不行,可以考慮逆推;如果直接解決不行,可以想法間接解決;正命題分析過後,可以分析其逆命題;探討可能性有困難,可以考慮其不可能性。

演講者在演講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隻有具備出色的現場應變能力,才會處變不驚,使演講最終獲得成功。例如,1945年在昆明舉行的紀念“五四運動”大會上天降大雨,許多人要離開會場,會場十分混亂,聞一多先生在講壇上的即興發言,就體現出他出色的現場應變能力:

“熱血的青年們過來!集成五四精神的熱血青年們站過來!怕雨嗎?我來講個故事:今天是天洗兵!武王伐紂那天,陳師牧野的時候,軍隊正要開拔,天下大雨,於是領頭的人說,‘此天洗兵’,把蒙在甲胄上的灰塵洗幹淨,好上戰場攻打敵人。今天,我們集合起來紀念五四運動,天下雨了,這也是‘天洗兵’!不怯懦的人,走進來!勇敢的人走攏來!”劉煊:聞一多評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304頁

對於初學者,最好的演講訓練方法就是模仿名人的演講。為了給讀者練習創造條件,筆者在本書將以本章中提到的演講場合為分類標準,列出經典演講稿,作為附錄,供大家使用。

思考練習題

1就同一問題寫一篇演講稿和彙報材料,比較其異同。

2在附錄中選擇一篇名人演講,進行模擬。

3一個同學進行演講,其他同學為其製造不同環境(鼓掌、喝倒彩等),訓練其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