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調歌頭① 軍休有感
身雖脫戎裝,同聚8號樓②。心卻常憶征程,激情歲月稠。曾在北疆策馬,又到南海劈浪,豈惜血汗流。倚天持長劍,敢刺強盜喉。
唯豪縱,且翹勇,憑智謀。沙場點兵,幾度率部拔頭籌。誰道英雄遲暮,勿念梧葉飄黃,霜雪染白頭。壯誌依然在,豪氣萬古留。
【注釋】
①水調歌頭:詞牌名。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製《水調歌》,唐朝把它演變為宮廷樂舞的大曲。這些大曲由許多段樂曲組成,演奏中,逐漸演化成為相對獨立的詞調。“水調”就是這種曲子。“歌頭”指曲子的開頭部分。根據這個曲子開頭部分的規律填寫的詞,詞牌就叫做“水調歌頭”。
②作者所在的北京市朝陽區軍休十所,所址為朝陽區某小區8號樓。
玉樓春① 夕陽紅
長河滾滾東流去,光陰荏苒留無計。且把夕陽作朝陽,失之東隅收桑榆②。
閑適淫逸遠拋棄,老枝亦願吐新綠。重筆濃彩繪新圖,奮蹄千裏看老驥。
【注釋】
①玉樓春:詞牌名。五代後蜀顧夐(音xiòng)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歐陽炯詞,起句有“月照玉樓花似錦”句,因取以調名。又名“木蘭花”“春曉曲”“惜春容”等。
②東隅:東邊,指太陽升起的地方。桑榆:“桑”、“榆”:二星名,在西方。指太陽落下去的地方。本意謂早晨受到的損失,傍晚就挽救回來。這裏指年輕時失去的,在晚年爭取能夠重新獲得。《後漢書·馮異傳》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語。
踏莎行① 聽雨
熏風拂麵,煙雨似霧。大地萬物迎甘露。果真好雨知時節?稍顯旱象便光顧。
狂飆驟襲,暴雨如注。灑向人間都是怒。或許老天真有眼?窺得世間有貪腐!
【注釋】
①踏莎行:詞牌名。莎,在此讀音suō,即莎草。又名“柳長青”“喜聞天”等。
踏莎行 感時
才看葉碧,再見枝枯。時序暗換如此速!陌上駐足欲多賞,安知季節不停步。
朝霞映輝,夕陽斜暮。韶光匆匆難永駐。光陰流逝俯仰間,縱然似箭射何處?
漁家傲① 邂逅
街頭邂逅昔日伴,當年俊彥今黯淡。滿頭霜雪換朱顏。唯感歎,歲月如此無情麵!
千裏駿馬受羈絆,卑微小兒今偉岸。上下高低時置換。都在變,隻是好壞兩極端。
【注釋】
①漁家傲:詞牌名。宋代流行曲調。宋詞人晏殊填此調,詞中有“神仙一曲漁家傲”句,因此得名。又名“遊仙詠”“荊溪詠”等。
漁家傲 偶思
總欲高端上名錄,拋頭露麵眾擁簇。豈知娥眉①遭人妒。稍倏忽,原本仰慕變憎惡。
目標清晰是奔富,豪飲豪車豪住處。卻聞富豪時變故。勿急促,淫逸麵前須止步。
【注釋】
①娥眉:女子長而美的眉毛。也指女子貌美。這裏借為美人的代稱。屈原《離騷》有“眾女嫉餘之娥眉兮”語。
踏莎行 樹·人
葉茂如蓋,幹壯似塔。大樹蔭下度酷夏。翁嫗膝下兒嬉戲,俊男靚女悄悄話。
頂天偉岸,立地挺拔。難險強霸何懼怕。棟梁之才當如斯,遮風擋雨蔭①天下!
【注釋】
①蔭:蔭庇。大樹枝葉遮擋陽光。保護意。
踏莎行 爬牆虎
竟無主骨,專事攀附。倏忽枝蔓無重數。樓根(兒)誰植爬牆虎?引得大樹不屑顧。
不得支柱,卻懂借助。高樓外壁抓牢固。誰言沒骨①便會低?敢與大樹比高度!
【注釋】
①沒骨:中國畫技法名。不用墨線勾勒,直接用彩筆描繪物象。後人稱這種畫法為“沒骨法”。這裏借用。
漁家傲 老者
跋山千座履平地,涉水萬條賞流①碧。閱人無數得真諦。深閱曆,贏得晚霞最絢麗。
眼花睹物很迷離,腿沉走姿倒有趣。隻是平時少言語。論得益,一句能頂一萬句。
【注釋】
①流:此處作名詞解,即流水。
念奴嬌① 老兵
當年氣盛,著戎裝,雄心報效國家。曾率雄師征南北,風展軍旗如畫。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軍威揚天下。以往功名,權作漁樵閑話。
而今脫下戰袍,壯誌猶存,餘生重規劃。健身潑墨作公益,應做樣樣不落(là)。本恥疏閑,吾生不休,安得困病榻。最愛晚晴,莫道夕陽西下。
【注釋】
①念奴嬌:詞牌名。它借用唐朝玄宗天寶年間著名歌女念奴的名字命名。又名“酹江月”“古梅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