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再驚世界殊

彩繪俑的絕世風采

號稱擁有8000兵馬與戰車的龐大俑群,當年在製作過程中都繪有各種鮮豔的彩繪。由於秦末大火的焚燒、山洪的暴發、雨水的浸泡等原因,在發掘時絕大多數彩繪已消失。有些彩繪由於自然因素的作用已脫離了陶體,粘附在與其接觸的填土上。但尚有少數陶俑、戰車遺跡、兵器柄殘跡仍保留著各種彩繪的殘跡,有的顏色還比較鮮豔完整。遺憾的是,這些殘存的彩繪由於長期深埋在潮濕的地下,受地下有害因素的長期腐蝕,已變得非常脆弱,出土不久,就漸漸起翹剝落,失去了往昔的風采。如何對出土秦俑彩繪進行有效的保護,使更多的觀眾能夠親眼目睹秦俑彩繪的神韻,是秦俑文物保護中一個重大而關鍵的難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秦俑博物館文物保護人員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自1992年起,秦俑館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共同研究秦俑彩繪的保護方法。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大量的實際研究,逐漸明確了彩繪顏色的成分結構,搞清了彩繪的剝落機理,找到了防止彩繪剝落的方法。1999年,在秦俑二號坑的發掘清理中,於俑坑東北部弩兵區域中部的第十八過洞,出土了6件色彩基本完好如初的彩繪跪射武士俑,而且取得了保護成功。這是自兵馬俑發現、發掘以來,考古人員及一切關心秦俑的人們盼望了20多年的新收獲,也是秦俑保護工作人員在色彩問題的研究中,徘徊、困惑了20多年後一次革命性的突破,是秦俑保護技術劃時代的裏程碑,是秦俑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整體實力得以提升的首次展示,是現代科學技術向自然展開的又一次挑戰,是對文物保護人員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精神的最高獎賞。彩繪秦俑的發現和成功保護,引起了國際、國內的廣泛關注,一時群情激昂,精神為之大振。

秦俑二號坑彩繪陶俑的發現與保護成功,不但真實地再現了當年秦兵馬俑的原貌,而且為研究秦代軍人服飾的顏色特點及彩繪藝術提供了實物資料。尤其珍貴的是,科技人員從彩繪顏料的結構與成分中,發現了一種顏料為化學合成物,這種合成物經過多種現代科學儀器分析,其中一種純紫色顏料——紫色矽酸銅鋇,在自然界中目前尚未發現。更令人驚奇的是,矽酸銅鋇是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在合成超導材料時偶然得到的一種副產品。秦俑彩繪俑的發現,證明2000多年前位於世界東方的中國已具有采用化學合成手段製造原料的先進技術,這項技術在世界古代科技史上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秦俑二號坑彩繪俑的出土,在使世界第八大奇跡更加瑰麗多姿的同時,也為世界科技史增添了輝煌燦爛的一筆。

就在考古隊對秦俑坑的發掘及對文物的保護取得重大成果之時,在秦始皇陵氣勢磅礴的陵園內,又爆出了石質鎧甲大發現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

鎧甲坑的驚世發現

自1974年兵馬俑坑發現之後,考古學家程學華率領的小分隊,對秦始皇陵園進行了長達10年的勘探調查與試掘,在考古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座陪葬坑、府藏坑、陪葬墓、地麵建築、地宮形製、陵園形製等重大遺址與現象相繼被發現。尤其是銅車馬的發現與發掘,更是舉世震驚,四海流傳。當年程學華帶出的這支小分隊,後來正式組建了秦陵考古工作站,隸屬於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專門負責秦陵陵園的勘探。遺憾的是,自1985年之後,除兵馬俑坑之外的秦始皇陵園考古工作因故被擱置下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幾乎完全處於停頓狀態。這種半死不活的狀況大約持續了10年之久,直到1995年,秦陵考古工作才開始起死回生。這年3月初,為配合臨秦公路的拓寬工程,秦陵考古工作站站長張占民等考古人員,於陵北發現並清理了6組形製不同的大型建築構成的陵寢遺址群。1996年又在陵園以北、外城東北750米處,發現了一座動物陪葬坑。就在考古人員對這座動物坑進行發掘清理時,又一條重要線索出現了。

這是1996年的盛夏,這個盛夏格外炎熱,熱得人心裏發慌,頭腦發脹。就在這樣的季節裏,對動物陪葬坑的發掘工作,也進入了最繁忙、最關鍵的階段。一天早晨,主持發掘工作的張占民剛來到發掘工地,擅長鑽探技術的老學員丁保乾報告說:“楊四娃(一名老學員,在秦陵考古隊工作昨天上午來尋你,沒有碰見,他讓俺告訴你,娃他舅陳爭在平整土地時挖出了紅燒土。陳爭曾對四娃說,他在種麥前平整土地,幾鍁下去便碰上了紅燒土。他覺得情況異常,就把這事兒反映給秦陵文管所隸屬西安市臨潼區,文管所的人好像沒有明確啥,後來楊四娃去陳家閑聊,陳爭又提起在地裏發現紅燒土一事。四娃認為這個線索很重要,於是和陳爭一同去現場作了察看,昨天又來找你反映。”

張占民聽罷問道:“是哪個村子的”

“下陳村。”丁保乾回答。

“是不是秦始皇陵南側的那個村子”張占民接著問道。

“就是那一個。”丁保乾答道。

得知這一消息,張占民點點頭,默不作聲地在坑邊轉了兩圈,沉思了一會兒,突然對丁保乾說:“保乾,你帶上探鏟,騎上摩托車和我一同去下陳村現場看一看。”說完又簡單地對其他發掘人員交待了一下工作,便搭上丁保乾的兩輪摩托車駛往發掘工地。

約10分鍾左右,張占民和丁保乾來到了下陳村楊四娃的嶽父家中。待兩人說明來意,正在家中收拾糧食的楊四娃妻姐,主動帶領兩人來到村北她家的一塊承包地中,並指著一個土坑說:“這就是看得見紅燒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