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個時辰後,太史慈再一次回到渡馬坡。與前兩次情況一般,太史慈與張遼纏戰二、三十回後掉頭就跑。不過此次張遼卻有所動作了,隻見其手中黃龍鉤鐮刀一招,親率一隊人馬緊追太史慈而去。雙方好似十分默契,你追我趕,中途毫不停留。眼見太史慈等人逃入葫蘆穀,張遼馬不停蹄亦緊隨其後而入。
由於天色昏暗,葫蘆穀中更是難以辨物,就在張遼大軍全部進入山穀之後,隻聞一聲號響,葫蘆穀兩側頓時亮起無數火光,伴隨震耳吶喊,仿若千軍萬馬來襲,而原本隻顧逃命的太史慈那兩千人馬,亦回轉身來,圍殺張遼所部。將對將,兵對兵,若隻聽這殺喊聲,足堪上萬人大戰之情形。
葫蘆穀外,慢行一步待命的潘虎聽到穀中殺聲四蕩,心知兩軍已經交戰,猜測張遼以犯險,定是成功將江東伏兵引出。於是不再遲疑,立刻指揮大軍急衝穀內,支援張遼。
在潘虎大軍加入後,葫蘆穀入口處頓時擁擠不堪,加上穀內光線暗淡,噪雜聲不斷,曹軍彼此踐踏,誤傷者甚多。正與太史慈交戰的張遼察覺情況有異,手中黃龍鐮刀猛然朝身前連劈三刀,逼退太史慈,趁隙掃視戰場及四周。張遼舉目環視,但見戰場中除了最前方有部分江東人馬外,葫蘆穀入口處竟全是己方士兵,而山穀兩側僅有火光閃動與震天嘶喊,卻無半個敵軍衝出。
太史慈眼見時機已經差不多,忙令副將鳴金收兵,不消片刻,穀中江東軍如潮水般退去,葫蘆穀中再複寧靜。“不好,中計了”,張遼煥然大悟,急忙整頓大軍趕回渡馬坡。
夜風微拂,空氣中彌漫一股濃厚的血腥之味,原本留有兩千曹軍的渡馬坡呈現一片死靜。隻見曹軍大營內一片狼藉,橫屍遍野,兩千曹軍幾盡全軍覆沒,偶爾隻能聽到一兩聲苟延殘喘的呻吟聲。張遼倏見如此狀況,內心悲憤難抑,可又為時晚矣,無可奈何。
“我軍傷亡怎會如此慘重,”副將難以置信眼前一幕。
張遼緊握手中武器,語氣疲憊道:“是吾之過,中了敵人奸計,才致這般模樣,此事吾自會向丞相與郭先生請罪,當下先將眾兄弟屍體掩埋,然後大軍立刻撤回南陽,並派人通知張允將軍,要其放棄麥城,速速退兵。”
“如果還來得急”,這句話張遼沒有說出口,因為張遼心中存有另一個隱憂,那就是麥城之外的五千大軍恐怕也已經凶多吉少了。
“可惡”,張遼現在十分懊惱,一子錯,滿盤皆輸,是他太大意,低估了敵人之謀略,未曾想到江東竟然如此膽大;若是自己能夠多加謹慎,未中敵人調虎離山之計,那麼此刻隻怕早已輕意拿下江夏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