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純然靈透的眼神26(2 / 3)

這個可愛的小老頭和我有著兩個相同的愛好:一是喝咖啡,二是坐火車,但少見的好胃口,我可沒法子比。每頓正餐不誤,飯前飯後必有水果,這是老先生與老夫人共享的。除了這些,老先生還一會兒要吃這,一會兒又要吃那。薩琪瑪、巧克力、牛肉幹、山楂片……零食不斷,胃口好得令人羨慕。像個小姑娘一樣喜好零食的老太太都很少見,何況是位老先生呢!他一邊吃一邊樂哉樂哉地對我說:“等你回去後,一定會跟你的朋友們講,這次在火車上遇到了一個特別饞嘴的小老頭兒,真要笑死人了!”

我也破天荒地吃了老婦人遞到手中的巧克力、牛肉幹;收下了年輕僧人送給的兩顆通紅通紅的小山果。人一有了親近感,就不同了。熱愛生活吧,情趣無限。

牽馬的雲南老太

到了昆明本打算觀覽了“石林”就向大理去了,後聽一位的姐說:其實昆明的“九鄉”要比“石林”更有看頭。這雖是她的一己之見,但還是讓我改變了計劃。我上午去了“石林”,午後即奔了“九鄉”。到了“九鄉”才知其溶洞群落如此眾多、規模如此宏大、形態如此異幻。我也算是個見過不少風光奇景的人了,但“九鄉”還是給了我視覺感官上不小的衝擊。現在遊客們大都是乘電梯下到溶洞進口處。那天和我同時進到“九鄉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門裏的這撥遊客中,隻我一人選擇了徒步。懸陡的石階,讓獨行在峽穀深幽、密林環抱之中的我,略有一點膽怯,唯恐突然竄出一武林遊俠擋住我的去路,這自然是異想天開了。“九鄉”溶洞綿延深邃,秘不可測,穿越其中的瀑布,水流之聲轟鳴不絕,洶湧跌宕。幽峽之美確實非同凡響。真是“不遊九鄉,枉到雲南”啊!

走出岩洞後,看見一個指示牌,上麵指出兩個走向大門口的方式:一是乘纜車,二是騎馬。當時想都沒想,就往騎馬的方向走去。不到萬不得已,我是最不願意乘坐纜車的。不知為什麼,也可能是因雨後山地濕滑泥濘,那一撥兒遊客中又是就我一個人選擇了騎馬。當我走近牽馬人堆時,一個矮小的老太搶先走到了我跟前,問我:“幾人要騎馬?”我說:“就我一人。”她就回過頭對另幾個牽馬漢子說:“你們誰也別搶,她就騎我的了!”我問:“能把我帶到大門口嗎?”她毫不含糊地說:“能!能把你送到大門口的停車場。”我說:“那好。”她就把我扶上了她的馬,開始牽我向山間小路走去。這時,我才仔細打量了一下牽著馬的她。她瘦小枯幹,樣子有點醜,看不出有多老,美和醜同樣都可以模糊年齡感。因剛下過雨,山路難行,馬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走著,讓騎在馬背上的我有些於心不忍。雲南老太一路走,一路興奮地跟我聊著。她讓我猜她有多大年紀了,我說猜不出,她說她已過了65歲了。我說真不像,你走山路還走得那麼輕巧。她聽了高興得嘿嘿直樂。她說她牽馬走這段路要走二十多分鍾,收20元錢要給老板10元(我想,那個老板就是拿下有關部門允許在景區經營騎馬這單大生意的簽約人)。我問:“馬是老板的?”她說:“自己的。”我說:“那你的老板可有點黑了。”怕她不懂又加上一句,“你們的老板是不是拿得多了些?”她也沒有抱怨什麼。當走到一段狹窄的石台階時,那匹看上去不太精神的馬明顯有點怵怵的樣子,猶豫在石階前。雲南老太見狀,隻輕輕吆喝了一小聲,稍稍用力拉了一下韁繩,它便知道了這是主人的命令,必須服從。石台階堅硬而濕滑,近邊就是懸崖,馬別無選擇,隻能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踏,不時地打著趔趄。平生第一次騎在馬背上的我,死死地揪著馬的韁繩,嚇得一驚一驚的,生怕馬失前蹄,連馬帶人摔下山崖,一命嗚呼(有點言之過重了)。這讓我聯想起2006年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辦的那屆亞運會上,騎士攀登陡階,去點燃亞運聖火那驚險的一幕。因為雨水讓原本陡陡的台階顯得更加險峻了。坐騎在艱難奮力前行中的一個趔趄,讓我揪心不已,那陡階也顯得格外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