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玉璽失落 重兒新生(1 / 3)

中華民族,溫良恭儉,厚德載物,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曆經風雨,仍代代相承,未曾改變。除勤勞善良的人民不忘宗祠祖訓外,冥冥中似有某種力量指引扶正。從先秦到現在,此能量不曾消失。雖有時偶爾彌頓,可它一直在默默庇佑我中華。一直都在守望著---------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原後,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琢製一塊印章,上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皇帝專用,稱之為“天子璽”。此後曆代皇帝都以玉璽為皇權象征,得天下者必得玉璽,得玉璽者也定得天下,皇親國戚,草莽英雄,無數人為之前赴後繼,幾家歡樂幾家愁。天子璽成了傳國玉璽,一直默默輾轉於各帝王將相手中。

自朱溫滅唐建立後梁至趙匡胤陳橋兵變成立大宋,中原地帶曆經最動蕩的五十三年。這期間,各種人物輪番粉墨登場,多少英雄一朝得誌,平步青雲,又多少人跌落神壇,黯然隱退。此段曆史,充滿背叛與忠誠;此時江湖,一片血雨腥風。不知是時世出英雄還是英雄造時世,一個偶然,便可讓人君臨天下,坐擁榮華富貴;一個轉身,或許就是永恒,再回首,隻能月明中。-----------似有力量督促我向後人呈現一段沉浮跌宕的曆史,以提醒正膨脹忘本的人們,麵對未知的世界請帶敬畏與善良之心,五百年前,朱氏滅李唐,五百年後,李氏又滅了朱明,世事輪回,冥冥早已注定,或許,下一個沉浮的可能就是你,因為,它一直都在守望--------

喃喃碎語,力求真實轉述,人們習慣看待別人輝煌時的光芒,卻不知這份光芒背後的艱辛坎坷。君若能讀完,或許將明白為何自己會出現在這個時代,你的到來,也是種安排。

問世間情為何物,幾縷青絲為誰留,

歎廟堂威從何出,一生功過歸塵土。

後唐末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擁兵自重,與李存珂皇上互不信任。石為表無犯上之心,每每有皇上身邊要員來訪,均臥床告病,麻痹眾臣,瞞騙皇上,暗中卻勾結契丹耶律德光,密謀割讓幽雲十六州,換取契丹出兵,幫助自己滅李氏王朝以不再屈人之身。耶律德光見時機已成熟,便率領大軍渡過要道雁門關,挺進並州,在晉安寨大敗唐軍,皇上連夜喬裝逃回洛陽。石敬瑭率軍圍城三天,李存珂知大勢已去,無力回天,於是遣散宮女,宮中寶物,一並贈與愛妃眾臣,散盡財物遂與皇後及家人宮中自盡身亡,後唐經曆三世四帝十四年,竟被本朝皇帝李嗣源之女婿石敬瑭而亡。整個大地,籠罩一片灰蒙.

隨著李末帝的消失,自秦始皇開始代代帝王相傳了千年的皇權象征傳國玉璽便不知去向,下落不明。

石敬瑭稱帝後,本為前朝女婿,又借遼之手滅了李家,民間流言四起,為向天下表明此乃天意,證自己為天子,派親信重臣四處打聽玉璽下落,同時還命人傳話江湖,找到並獻出玉璽者,賞萬金,封宋州節度使。

契丹的耶律德光早就對中原有雄霸之心,知道玉璽流落民間後也對其虎視眈眈,欲擁之而正出師之名。

還有後唐遺臣,欲複國者仍暗中使力。一時朝中,民間,江湖烽煙四起,各路人馬為掙玉璽,爾虞我詐,殺戮四起。可玉璽如石沉大海,無一點點蛛絲馬跡。難道真的與李存珂一同香消玉殞。

話說明宗天成年間,洛陽夾馬營護聖都指揮史趙弘殷家一道白煙隨地而起,隨即赤光繞室,產下一子,九斤九兩,故取名九重。趙家乃官宦世家,三代軍中效力,這是仲兒,自是歡喜。

九重自小聰明過人,喜文習武,跟隨父親,常住軍營。十歲那年端午,母親杜夫人帶九重回到祖籍洛陽趙家莊看望族親。因杜夫人懷有身孕,在趙家莊住了下來安心養胎。九重便在村裏跟隨夥伴日出而耍,日落則眠。好不安逸。其中尤同同齡夥伴趙普關係親密,猶如親兄弟,經常一起捉弄別人。

有日中午,天陰沉似要下雨,倆人來到小河邊,盼等下雨時河中小魚逐小溪流水上遊,用笠逮起烤食。趙普以前吃過,小小年紀隻感覺烤魚乃人間第一美味。九重聽到他描述已垂涎三尺,所以迫不及待來到河邊,當倆人來到溪邊時,發現已有三幾個小夥伴已占領此處,為首的居然是一女孩,大約五六歲。別看她是女孩,長得眉清目秀,可指揮起幾個比她大點的男孩有模有樣,井井有條。隻見她叫人用小石子沿流水入河的方向逆向壘起一重重小河堤,石子剛出水麵,水可流過,魚則隻能洄遊。

趙普見有人已占領了這個河口,便拉著九重去找另個入水口。九重從要強好勝,就是要占這個地方,對著****說:“我們趕走他們,占領他們壘的地方,還不用自己動手,隻等魚兒遊來多好。”